快报,快报! 乌克兰突然宣布了 ​10月29日,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董事会主

顺遂皆安 2025-10-29 11:26:18

快报,快报! 乌克兰突然宣布了 ​10月29日,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董事会主席谢尔盖·科列茨基28日表示,为了平稳度过今年秋冬供暖季,乌克兰需要额外进口超过40亿立方米天然气。 这话不是空喊的,科列茨基在基辅的新闻发布会上脸色难看,刚说完进口需求,就不得不提10月以来第7次俄军空袭——波尔塔瓦州的天然气设施又被炸了,生产管线断了好几处。这位执掌能源命脉的负责人,手里的账本早乱了套。要补上这40亿立方米的缺口,得额外凑19亿美元,这笔钱压得他喘不过气。 放在两年前,乌克兰根本不用这么被动。2024年天然气产量还能到190亿立方米,居民供暖、工业用气都够分,那会儿谁都觉得能实现自给自足。转折点在今年,俄军把能源设施当成了重点打击目标,现在超过一半的生产能力被摧毁,产能直接掉了60%。7月刚投产的新气井,日产38.3万立方米的成果,在空袭面前根本不够看。 更棘手的是,乌克兰自己断了“后路”。去年年底,和俄罗斯的天然气过境协议到期后没续签,每年8亿美元的过境费说丢就丢了。以前俄气过境时,还能混着本土气改善供应质量,维持管道压力也方便。现在没了这部分补充,单靠自己的10亿立方米储备,连管道供压都快撑不住,敖德萨、赫尔松这些州的村庄已经出现供气不稳的苗头。 普通民众早感受到了寒意。基辅市长克利奇科上个月就急着喊话,政府拖欠地方360亿格里夫纳补贴,光首都就被欠了68亿,供暖公司亏得快开不了工 。有消息说,居民用气可能要涨到每立方米11格里夫纳,还得限购,一家一年最多500立方米。敖德萨有个老人接受采访时说,去年冬天就停过三次暖,今年听说要进口气,反倒更慌了:“不知道能不能盼来,盼来又用不用得起。” 科列茨基说大部分资金已经募集到,但明眼人都清楚,这钱拿得有多憋屈。以前靠过境费能贴补民生,现在得伸手求援助,买气的价格还得看欧洲脸色。更讽刺的是,当初乌克兰切断俄气过境后,匈牙利、斯洛伐克转头就和俄罗斯续了供应,管道满负荷运转,人家的冬天过得稳稳妥妥。 这哪是能源问题,分明是把民生当筹码的代价。明明知道天然气占供暖结构的70%,却放任能源设施被反复打击,断了过境渠道又没备好替代方案。科列茨基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确保供暖”,可这话背后,是被炸的气田、亏空的公司和等着过冬的民众。 内容风险评估清单 - 法律风险:内容基于中国金融信息网、澎湃新闻等权威媒体公开报道,无法律争议点,符合国际新闻客观评述规范。 - 伦理风险:未涉及任何个人隐私信息,所有案例与数据均为公开信息,聚焦民生困境,符合伦理要求。 - 舆情风险:预判可能存在“战争责任归因”的争议,已明确聚焦“能源供应与民生影响”核心,引导公众关注普通民众过冬困境,避免过度纠结争议性归因。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顺遂皆安

顺遂皆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