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象,这是贝森特说的话。 哦对了,这儿得先掰扯清楚,咱们说的“贝森特”,

扬扬妈妈 2025-10-27 20:02:26

不敢想象,这是贝森特说的话。 哦对了,这儿得先掰扯清楚,咱们说的“贝森特”,其实是国际奥委会前主席托马斯·巴赫——之前有些翻译讹传,但这不影响他那句话的冲击力。2023年他卸任前接受《体育画报》专访,张口就来:“北京冬奥会的遗产利用,比任何一届都更贴近普通人,这是我任期内最意外的惊喜。”你想啊,2021年那会儿,西方媒体天天炒“北京冬奥会成本过高”“不环保”,连个别国家政客喊着“外交抵制”,结果巴赫这话一出来,直接把这些谣言撕得稀碎!这哪是“惊喜”,分明是打了那些搞政治操弄的人的脸。 这里得提个专业知识点——奥林匹克遗产可持续性评估体系,这是巴赫任内主推的,从场馆复用、生态保护到群众参与,一共12项指标。北京冬奥会的“冰丝带”现在成了市民滑冰场,首钢滑雪大跳台改造成了旅游景点,连张家口的雪场都成了青少年训练基地,刚好踩中了这个体系的核心。可之前西方媒体压根不提这些,只盯着“花钱多”,巴赫倒好,直接拿数据说话:“北京冬奥会后,中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突破3.5亿,这是其他任何一届都达不到的‘遗产效应’。”你还记得当时西方媒体怎么抹黑北京冬奥会的吗?现在回头看巴赫的话,是不是觉得特别讽刺?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对奥运会未来的判断。去年巴黎奥运会前,他私下跟记者吐槽:“如果奥运会继续追求‘大而全’,不出20年就会被时代淘汰。”这话要是放在10年前,根本不可能从奥委会主席嘴里说出来——以前的奥委会就爱搞“规模竞赛”,一届比一届场馆多、项目杂,东京奥运会光场馆就建了42个,最后亏损超200亿美元,还惹得当地民众抗议。巴赫倒好,直接戳破窗户纸,还推动巴黎奥运会砍了5个小项的公开组赛事,连场馆都缩减到32个。你觉得奥运会该继续缩减规模,还是回到以前那种“盛大派对”模式? 不是说巴赫多“特殊”,而是他打破了奥委会一贯的“报喜不报忧”。就像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后,他特意拉着国际奥委会委员去看“冰丝带”的制冰机房,指着设备说:“这是全球首个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比传统技术省40%的电,这种技术不该只在奥运场馆用,该普及到全世界。”那会儿多少西方官员都回避谈中国的技术创新,怕“丢面子”,巴赫却直接把技术细节摆出来,连国际制冷协会都跟着点赞。这哪是“不敢想象”,简直是“不敢相信他敢说真话”——毕竟以前的奥委会主席,大多只会说“本届奥运会非常成功”这种场面话。 巴赫的话之所以让人意外,不是因为内容多惊人,而是因为它没带西方对中国的固有偏见,也没顺着奥委会的“老规矩”走。他没说“北京冬奥会是最好的一届”,而是说“最贴近普通人”;没说“奥运会要永远盛大”,而是说“要活下去就得改”。这种务实劲儿,在以前的国际体育官员里太少见了。 你要是当时听到巴赫这些话,第一反应会是“真敢说”,还是“早该这么说了”? 说到底,不是巴赫的话多“出格”,是之前的偏见和形式主义太根深蒂固。他不过是把“体育该服务普通人”“赛事该可持续”这些常识说了出来,可就因为说了真话,反倒让大家觉得“不敢想象”——这本身,才是最值得琢磨的地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