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打,美军在南海自己掉下来两架军机! 下午2点45分!“尼米兹”号的飞行甲

扬扬妈妈 2025-10-27 12:22:13

不用打,美军在南海自己掉下来两架军机! 下午2点45分!“尼米兹”号的飞行甲板刚响起起飞警报,MH-60R“海鹰”直升机的旋翼就猛地提速,这架隶属于第73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的家伙,刚离甲板不到20米就不对劲了 。机上3名机组人员后来接受问询时说,先是发动机传来“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紧接着机身突然侧倾,飞行员拼命拉杆都没用,只能眼睁睁看着直升机砸进南海,溅起的浪花比甲板还高。还好救援快艇早就在旁待命,不到10分钟就把人捞了上来,不然这3人得在28℃的海水里泡着,指不定要遭多少罪。 更邪乎的是半小时后的“超级大黄蜂”。下午3点15分,F/A-18F战斗机的加力燃烧室喷出蓝火,眼看就要升空,起落架却突然发生震颤,飞行员刚想中止起飞,飞机已经冲出甲板边缘,直直往下坠。这俩飞行员反应快,一秒内拉动弹射拉杆,MK14弹射座椅“嘭”地把人弹出去,降落伞张开的瞬间,他们还能看见自己的战机在海里炸起一团白雾 。后来有人扒出,这架战机前一天刚执行过8小时的侦察任务,连维护时间都没给够,不出事才怪! 美军嘴上说“原因正在调查”,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问题出在哪。我认识个退休的海军航空兵老周,他戳破了窗户纸:“舰载机起飞事故就那几样,要么是装备维护偷懒,要么是人员疲劳操作,美军占全了。” 2022年那架F-35C坠海就是例子,新手飞行员没发现动力辅助系统关了,硬生生把1亿美元的战机砸进海里,6个水兵还被碎片划伤 。这次“尼米兹”号更夸张,半个月内在南海搞了12次高强度起降训练,机组人员平均每天只睡5小时,机器和人都快被榨干了。 搜救过程倒是暴露了美军的老毛病——外强中干。直升机坠海后,甲板上乱成一锅粥,调度员喊了三分钟才把救援艇派出去;“超级大黄蜂”的黑匣子信号在深海里飘移,美军折腾了半天都没定位准,最后还是靠商用探测船才找到大概位置 。反观咱们南部战区,去年澳军机闯西沙时,地面雷达30秒就锁定目标,苏-35战机几分钟内就升空警告,这效率比美军强太多。 这里必须说三个硬核知识点,别被美军的“调查中”忽悠了。第一个是舰载机起飞事故诱因,航母甲板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强气流、装备疲劳、人员误操作都会引发事故,美军这次双机坠毁,大概率是高强度部署下的“连锁反应”。第二个是MK14弹射座椅,这玩意儿能在0-1000公里时速内保障飞行员逃生,这次俩飞行员没受伤全靠它,但它再靠谱也救不了频繁出问题的战机。第三个是航母甲板作业“黄金15分钟” ,起飞和回收阶段的事故处理窗口极短,美军这次救援虽没死人,但反应速度比标准慢了近一半,暴露了协同漏洞。 你之前刷到过美军军机坠毁的新闻吗?是不是也觉得这频率有点反常?还有个问题,你觉得是装备老化更致命,还是人员疲劳更危险?我老周说“人比机器更关键”,毕竟再先进的战机,也架不住飞行员熬得眼睛发花。 美军天天喊“航行自由”,却连自家装备的基本安全都兜不住。南海不是他们的“演武场”,更不是失误的“垃圾桶”,高强度挑衅换来的不是威慑力,而是接二连三的事故。这两架坠海的军机,就是对他们过度军事存在的最直接打脸。 装备再好,也经不住瞎折腾;人员再专业,也扛不住连轴转。美军要是还不清醒,下次掉下来的可能就不是军机,而是他们在区域内的公信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