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美国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是70艘核潜艇?依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炸毁中国周边的美军主要基地不在话下,中国拦截B2、B21、F22这些空中目标也不是大问题,但让中国真正头疼的,其实是美国那支庞大的核潜艇部队,对中国构成了最直接的威胁。 那些美军基地确实是 “固定靶”,日本横须贺、韩国乌山这些地方,经纬度早被卫星扒得明明白白,雷达波一天二十四小时扫着,连基地里的油罐位置都摸清楚了,真动起手来,东风导弹按预设参数打过去,用不了几轮就能掀了顶棚。 空中那些 B2、B21 再敢隐身突防,咱们的反隐身雷达网可不是摆设,F22 飞得再快,也逃不过预警机的 “眼睛”,拦截下来确实不算难事。但核潜艇这东西,完全是另一个次元的威胁,跟固定基地、空中目标比起来,简直是藏在水下的 “幽灵杀手”。 美国那 70 艘核潜艇可不是凑数的,里面藏着各种狠角色。光俄亥俄级就有 18 艘,其中 4 艘改成了导弹核潜艇,就像去年 10 月停靠菲律宾苏比克湾的 “俄亥俄” 号,肚子里塞着 154 枚 “战斧” 巡航导弹,射程超 1600 公里,从苏比克湾开出去没多久,南海周边的陆上目标、舰船全在它的打击范围里。 这还不算完,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已经服役了 20 多艘,计划要造 66 艘,这玩意儿水下航速 34 节,比不少护卫舰跑得还快,下潜深度能到 488 米,带着 12 个巡航导弹发射筒和 4 具鱼雷发射管,光武器就装 38 件,既能打军舰又能炸陆地目标,还能偷偷送特种兵上岸。 更狠的是 3 艘海狼级,用 HY-100 特种钢造的艇身,能潜到 600 米深的海底,噪音低到 85-90 分贝,跟海洋背景噪音差不多,20 节巡航时声呐都难捕捉,光鱼雷和导弹就备 50 枚,简直是水下 “刺客”。 最头疼的就是它的隐蔽性。卫星能看清地面上的汽车牌号,却管不了水下的事,雷达波一进海水就衰减得厉害,根本探不了多深。咱们的反潜声呐虽然能覆盖近海,但远海大洋就是盲区。 这些核潜艇往马里亚纳海沟附近一躲,或者在南海复杂的水下地形里藏着,谁也不知道在哪儿。就像海狼级那种静音水平,在水下开着跟 “踮脚走路” 似的,咱们的声呐想抓它,跟在菜市场里找个没出声的人一样难。 而且它们能在水下待太久了,弗吉尼亚级装的 S9G 压水堆,一次装料能用 30 年,全寿命周期都不用换燃料,俄亥俄级采用双乘员组轮换,单次部署能扛 2 年,之前 “佛罗里达” 号就连续部署了 727 天,不用靠港补给,想追踪它的踪迹比大海捞针还难。 更要命的是它的打击突然性。那些基地开战时还能有预警时间,空中目标飞过来也得花几个小时,可核潜艇能悄摸摸抵近到近海,比如 “俄亥俄” 号停靠苏比克湾,离仁爱礁才 200 多公里,从那里发射 “战斧” 导弹,几十分钟就能击中目标,根本来不及反应。去年美菲 “肩并肩” 演习时,美军就用类似的战术模拟过打击,可见这不是纸上谈兵。 反观咱们的反潜能力,虽然一直在进步,但跟美国比还有差距,比如 094 型核潜艇噪音还在 110 分贝左右,就算新一代 096 型能降到 95 分贝,也比海狼级高了一截,探测对方自然更费劲。 这些核潜艇还能搞 “立体作战”,弗吉尼亚级能放无人水下航行器,带着传感器在远处侦查,还能发射无人机盯着陆地目标,把数据实时传回来,自己躲在安全地方放导弹。 要是想搞特种作战,还能放出载 6 到 10 人的特战艇,偷偷摸上岸搞破袭,之前的老潜艇一次只能送 2 个人,现在一群人能同时出击,还不用在海水里挨冻,隐蔽性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更麻烦的是美军在印太布了补给网,“俄亥俄” 号能在苏比克湾靠补给舰修船、装弹,在澳大利亚也能补物资,等于在咱们周边建了 “水下加油站”,随时能保持威胁。 这么一对比就清楚了,基地是 “死的”,飞机是 “有迹可循的”,唯独核潜艇是 “活的”“藏得深的”“打起来防不住的”。 70 艘这样的水下巨兽在太平洋里游弋,有的带核弹,有的装巡航导弹,有的搞侦察,你不知道它在哪、什么时候动手,这种不确定性才是最让人头疼的,比那些明面上的目标难对付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