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山西吕梁,一男子将马散养在养殖场内,第二天再去看时,却发现马儿没有

语蓉聊武器 2025-10-26 21:52:35

10月18日,山西吕梁,一男子将马散养在养殖场内,第二天再去看时,却发现马儿没有了呼吸,身上还插着一把70厘米长、重2斤的金属弓箭!原来,当天晚上有人用无人机投放弓箭杀野猪,却把马当成了野猪。网友:扎到人怎么办? 10月24号那天,田先生把养殖场的账本摊在桌上,手指划过“骑马项目”那栏时,突然停住了。 账本上记着,10月上旬有个外地游客预定了月底的团建骑马,交了200块定金,而现在这行字后面,被他用红笔写了“退定”两个字。 这一切的变化,都始于10月18号清晨的那场意外。 那天五点半,山西吕梁的天刚亮透,田先生像往常一样去马圈。 推开后门,他没听到熟悉的马蹄刨地声,反而看见那匹养了两年的棕色老马,侧身躺在空地上,后背插着一把长长的金属弓箭,地上的血已经冻成了暗褐色。 他跑过去摸马的鼻子,冰凉的触感让他心一沉,后来村里的兽医来看过,说箭头扎中了心脏,老马当场就没了气息。 田先生对着账本叹气,他一笔一笔地算着损失:2023年从内蒙古买这匹马时花了13500块。 这两年喂马的饲料钱累计8200块。之前给马看蹄伤花了1200块,再加上退掉的200块定金,加起来正好是23100块。 可前几天跟小周他们谈赔偿时,对方说家里条件有限,最多只能凑14000块,双方就这么僵住了。 小周是民警在10月18号中午找到的。 当时民警根据无人机的飞行轨迹,还有周边路口的监控,很快锁定了他和另外两个同伴小李、小王。 三人一开始还不肯承认,直到民警拿出那把从马身上取下的弓箭——长75厘米,重2斤,箭头还沾着马的血迹——他们才说了实话。 原来10月17号晚上,三人背着改装过的无人机上山,想打野猪。 山里起了大雾,能见度不足三米,小周操控无人机时,热成像屏幕上出现一个大轮廓,在田先生的养殖场附近。 小王说“看着像野猪”,小李催着赶紧投箭,小周没多想就按了按钮,直到民警找上门,他们才知道射中的是一匹马。 民警后来查了那把弓箭的来源,发现是小周今年9月从网上买的。 当时小周刚毕业没找到工作,听小李说“无人机打野猪能卖钱”,就凑了5000块,从浙江义乌一个卖家手里买了无人机和弓箭。 那个卖家没问他的身份,也没确认用途,还附赠了一份“无人机投箭改装教程”,而这家工厂根本没有生产狩猎器械的资质,卖的弓箭是私自改装的“三无产品”。 田先生现在每天都会去养殖场后面的苹果树下,那里埋着老马,他立了块小木牌,写着“老马之墓”。 之前他还计划着,等下个月天再冷点,就给马搭个新马棚,现在这个计划也搁置了。 他跟周边几个养殖场的老板聊过,大家都觉得后怕,打算一起向有关部门提议,给家畜装个“夜间识别牌”,贴上年反光条,免得再被误认成野生动物。 10月24号下午,极目新闻的记者去辖区派出所采访,民警说案子已经移交到刑侦大队,除了要确定小周三人的责任,还要追查浙江那个弓箭卖家,还有提供改装教程的平台。 “不能只处理当事人,得从源头把风险堵住。” 民警还提到,之前山东聊城、四川绵阳都发生过类似的事,要么是耕牛被误射,要么是土鸡被砸死,都是因为改装狩猎设备管得太松。 田先生合上账本时,天已经黑了。 他起身去马圈,把散落的干草扫干净,栅栏上还留着老马以前蹭痒的痕迹。 他想起老马刚买回来的时候,才到他腰那么高,怯生生的,现在马没了,养殖场里少了个能让游客开心的“明星”,也少了个每天等他喂料的“老伙计”。 目前这起案子还在处理中,赔偿的事没谈拢,弓箭源头的调查也在进行。 田先生没太多要求,只希望能尽快有个结果,也希望以后别再有人因为粗心,或者图方便用危险的狩猎工具,让其他养殖户遭遇跟他一样的事。 毕竟对他们来说,家畜不只是财产,更是养了许久的伙伴。 那么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0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