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抛出比自己当选党主席更震撼的震撼弹,赖清德们和赵少康们傻眼!郑丽文今天宣布第二波人事案,形同宣誓:她任内必须在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上“大突破”,国民党2028年“重返执政”重要,但两岸长久和平稳定并最终统一更重要。 郑丽文10月18日当选国民党主席,旋即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人事布局。 第一波任命中,她让“深蓝”代表李乾龙担任秘书长兼副主席,季麟连出任副主席,释放出坚定两岸和平路线的信号。 紧接着,第二波人事名单更是重磅:张荣恭、萧旭岑两位“连系”、“马系”重量级人物被任命为副主席,李哲华掌管“组发会”并兼任副秘书长,吴宗宪则接手文传会。 这四位副主席全为“深蓝”背景,清晰传递出郑丽文要带领国民党重拾“中国心”的决心,彻底扭转党内模糊的“中间路线”。 这种用人哲学,摆明了是要与民进党的“台独”主张正面硬刚,跳出民进党设下的“抗中”、“拒统”陷阱。 郑丽文在竞选期间反复强调“两岸同属一中”、“台湾人就是中国人”。 她认为,民进党长期以来通过“仇中反中”的论述,制造岛内对立情绪,甚至让台湾社会陷入“一言堂”的寒蝉效应。 这种策略不仅在两岸间制造不必要的敌意,也让台湾内部撕裂加剧,郑丽文选择“深蓝”团队,意在以“九二共识”为基础,推动国共两党对话,重启两岸交流的正轨。 她明确表示,台湾的未来不应是地缘政治的牺牲品,而是区域和平的缔造者,这种立场,直接挑战民进党“台独”论述的法理依据和民意基础,试图唤醒台湾民众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郑丽文的布局是对党内某些声音的有力回击,赵少康在主席选举后公开呼吁“清除党内亲中力量”,认为不这样做会导致“令不出党中央”。 他甚至暗示选举中有“中共介选”的影子,试图将“亲中”标签妖魔化,郑丽文不仅没有退缩,反而通过人事任命加码“深蓝”路线,用行动表明“亲中”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让两岸和平成为主流民意。 她甚至在节目中直言,希望赵少康“别再纠结”于贴标签,而应聚焦实质问题,这种态度,既是对赵少康等人的正面回应,也是在向党内传递信号:国民党不应被民进党的议题牵着鼻子走,而要主动定义自己的道路。 郑丽文的魄力在于她敢于直面民进党设下的“民意陷阱”,长期以来,民进党通过“抗中”叙事,将两岸和平的讨论污名化为“亲中卖台”,让许多台湾民众不敢公开表达对统一的认同。 郑丽文的“深蓝”路线,实际上是在尝试打破这种话语霸权,重新唤起台湾人对“中国人”身份的自信。 这种策略风险不小,尤其是在岛内“去中国化”教育多年后,年轻世代的认同更趋复杂。 但她的选择也是一种赌注:如果能通过两岸对话带来实实在在的和平红利,或许能让更多台湾人重新思考“台独”与“统一”的价值。 大家怎么看郑丽文的这一波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