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澳大利亚的铁矿,就是纯粹的一坨铁,只不过是生锈了而已。澳洲铁矿含铁量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多,你知道铁生锈了含铁量是多少吗?答案是百分之七十左右。我们甚至可以这么理解,远古时代一坨纯铁从外太空砸到了澳大利亚,后来逐渐生锈了并粘了点泥土。这种生意全天下哪里有。 全球铁矿石分布很广,几乎每个大陆都有铁矿资源,但要论含铁量高、杂质少,澳大利亚的铁矿一定是佼佼者。 我们关心的核心问题其实很简单,铁矿石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铁?澳洲不少主流矿山拿出来的铁矿石,含铁量轻松突破百分之六十,有些矿还能上到百分之六十五以上。 铁这种元素在地壳中很活跃,但能以高纯度聚集在一个地方,并且被人类轻易开采,真的很罕见。 如果查过铁矿石的类型,就会发现全球主力矿山多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正是三氧化二铁,其中铁的比例固定在大约百分之六十九到七十。 铁矿石本身就是“生锈”的铁,氧化铁风化结晶之后,铁变得不再活泼,极其稳定。 澳洲铁矿的神奇在于,它的岩层经过数亿年地壳运动和天然富集,几乎帮炼钢厂和冶金工业解决了“提纯”这一步。 要知道其他国家不少矿山都是低品位铁矿,含铁量往往只有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左右,甚至更多杂质和脉石含在里面,需要大量冶炼才能达到钢铁生产的要求。 这里面不仅要耗费能源和人工,还要支付环保成本,难度和代价都是天文数字。 澳洲的高品位矿完全跳过了这些“繁琐”,基本直接一步到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大型钢企几乎对澳洲铁矿“一往情深”,直接拉回来冶炼,出钢率、能耗和成本一下子降到极致。 这种资源禀赋,说它是大自然“瞎碰巧送来”的礼物都不为过。 铁遇到氧和水反应,就像地球早期环境孕育赤铁矿那样,只不过规模更大、时间更长。 今天我们挖掘的矿石,其实是亿万年前大气、水、大量铁元素共同造就的“天然锈层蛋糕”。 或许觉得生锈是坏事,但在工业领域,三氧化二铁就是标准的优质铁矿,澳洲大片矿区地下埋藏的,就是这些渐变而来的自然结晶,每一锹下去都能开出高品位的铁“富矿”。 中国不仅需要铁,更需要能够高效利用矿石,不是所有铁矿都能直接炼钢,低品位矿要预处理,高品位矿基本炼出来的钢铁能和世界顶尖对标。 中国用铁量巨大,全球一半以上铁矿都是中国买家消化的,这其中澳大利亚的供应贡献有多夸张,数据非常直观。 十多年前,中国钢厂开始大批量买澳铁矿,到现在,两国之间的铁矿贸易规模已经达到全年数十亿吨级别。 中国的城市化、高铁、公路、基础设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扩张,其中很大一块原材料就是澳洲矿石支撑,试问还有哪种全球性贸易,有如此直接、高效的产业推动力? 全球铁矿资源虽然丰富,但高纯度赤铁矿真的是少之又少,很多国家本地矿藏要么杂质多、提取难度高,或者储量稀少、开采环境复杂。 澳大利亚的矿山大多数集中在西部地区,地理环境没有极端气候和复杂地形,几乎所有大矿企都能轻松建厂,运输干线也部署得非常完善。 站在产业链角度看,澳洲铁矿无疑是全世界冶金工业的“压舱石”,谁掌握了高纯度铁矿,谁就能在钢铁世界站稳脚跟。 中国能大规模买到这样的矿石,绝对是工业革命时代以来最幸运的产业机遇。 当然,澳洲铁矿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全球经济周期和地缘政治影响下,铁矿价格时有波动,澳洲也不断收紧环保政策,对矿企管理要求更高。 如何保障长期供应,规避风险,开辟更多进口渠道,也成了工业界关注的难题。 澳大利亚铁矿本质上就是地球“生锈”铺出来的资源富矿,古老地壳运动帮忙浓缩了铁的精华,现代科技和物流体系让这些矿石走进中国工厂,将亿万年前的锈层转化为今天繁华都市的骨架。 从地质变化到全球贸易,这条线索串起来,才真正体现了产业与资源的交融。 你认为未来中国还会继续加大采购澳铁矿吗?
放眼全世界,老天爷真正赏饭吃的其实就俩地方:第一就是澳大利亚的铁矿,严格来说,那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