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的“人事路线图”,已经摊牌了:副手周锡玮,就是她递给大陆的“第一张名片”!

烟雨评社 2025-10-25 10:51:54

郑丽文的“人事路线图”,已经摊牌了:副手周锡玮,就是她递给大陆的“第一张名片”!这等于宣告,国民党未来的两岸事务,将由“最懂大陆、立场最统”的人来操盘,绝不玩虚的! 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已满一周,人事布局逐渐成为舆论焦点。近日传出她可能邀请前台北县长周锡玮担任副主席,尽管郑丽文以“我哪请得动”轻松回应,但这句话背后藏着重要讯息。 周锡玮和大陆的渊源,可不是三两天能说清的。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他就开始频繁来往两岸,那会儿不少台湾商人还在犹豫要不要来大陆发展,他已经带着团队跑遍了长三角、珠三角,从招商引资到项目落地,手把手帮着台企在大陆扎根。 后来他担任台北县县长时,更是把两岸交流搞得热火朝天,不仅推动台北县和江苏、上海等地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还牵头举办了多场两岸农业、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光是两岸农产品展销会就办了十几场,让台湾农民的水果、蔬菜顺利走进大陆市场,不少农户靠着这个增收不少。 更关键的是他在两岸立场上的鲜明态度。这些年不管是在公开演讲还是私下交流里,周锡玮从来没回避过 “统” 的立场,他总说 “两岸同根同源,分开对谁都没好处”,还多次提到 “九二共识” 是两岸关系的 “定海神针”,没有这个基础,两岸交流很容易走偏。 之前有台湾媒体问他怎么看 “两岸是否该保持距离”,他直接反驳说 “距离只会产生误解,只有多来往、多了解,才能消除隔阂”,甚至举例说自己每年都要带家里人来大陆旅游,从北京的故宫到西安的兵马俑,每去一次都能更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脉络,这种亲身经历比任何说辞都有说服力。 郑丽文把周锡玮拉到身边当副手,其实也是在延续国民党一贯的两岸政策思路。这些年国民党一直强调 “两岸和平发展”,从马英九时期推动的两岸三通,到后来的 ECFA 早收清单,都是想通过务实合作让两岸民众受益。 但之前一段时间,因为内部人事变动和外部环境影响,国民党在两岸事务上的声音弱了不少,这次郑丽文选周锡玮当副手,相当于重新把 “懂大陆、敢沟通” 的人推到前台。 有熟悉国民党运作的人透露,接下来国民党可能会重启更多两岸民间交流项目,比如恢复两岸青年创业论坛、推动两岸高校学术合作,甚至可能推动更多台湾县市和大陆省份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而这些事,周锡玮因为常年的积累,显然比其他人更清楚该怎么落地。 之前周锡玮在接受采访时还提到过一件事,说有次他带台湾青年来大陆参观科技企业,有个年轻人原本对大陆的印象还停留在 “落后” 的刻板认知里,结果看到深圳的无人机研发中心、杭州的电商产业园后,当场就说 “原来大陆的科技发展这么快,以后想过来创业”。 他说这件事的时候特别感慨,说两岸年轻人之间的误解,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缺乏了解,只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接触,就能慢慢拉近距离。 而现在他成了郑丽文的副手,手里能调动的资源更多,能推动的交流也会更深入,这或许就是国民党想传递的信号:两岸事务不是用来 “喊口号” 的,而是要靠真正懂行的人,一步一个脚印去做。 当然,这种人事安排也引发了台湾内部一些讨论,有人觉得过于 “亲陆”,但国民党这边的态度很明确:两岸关系不是 “选择题”,而是 “必答题”,与其躲躲闪闪,不如找最懂行的人来操盘,这样才能真正维护两岸民众的利益。 毕竟这些年,不管是大陆对台胞的惠民政策,还是两岸在经贸、文化上的合作,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家都看得到,而郑丽文选周锡玮当副手,就是想把这种 “务实交流” 的路子继续走下去,不玩虚的,只来真的。 说到底,这次选举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场权力的更迭,更是蓝营内部一次深刻的变革。旧的那套玩法可能真的不灵了,新的政治格局正在形成。

0 阅读:58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