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个大谱!特朗普动用总统权力,要求美国政府赔偿自己2.3亿美元! 这事儿听着就透着一股子魔幻劲儿,10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宫大大方方地承认了《纽约时报》的爆料:他,美国现任总统,正在向他自己领导的美国政府索赔2.3亿美元。 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之前的联邦调查,包括2022年FBI对他海湖庄园的那次搜查,都是冲着他来的“恶意针对”。 他说这些事不仅让他名誉扫地,还让他掏了几千万的律师费,所以,他要依据《联邦侵权索赔法》讨个公道。 最有意思的部分来了,特朗普亲口承认,这笔天价赔款最终能不能批下来,还得他自己最后签个字,他自己都觉得这“自己赔自己”的场面“挺奇怪的”。 为了让这出戏看起来更像那么回事,特朗普公开承诺,如果真的拿到了钱,他会分文不取,100%捐给慈善机构。 这话听起来很高尚,但很难让人不联想到他眼下的财务状况,毕竟,2024年2月那笔超过3.5亿美元的财务欺诈罚单,虽然今年8月被上诉法院驳回,但官司还没完,纽约州总检察长已经再次上诉了。 这出大戏的舞台,也就是美国司法部,早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特朗普并非在向一个中立的机构提出要求,更像是在给自己亲手搭建的班子下指令。 今年1月一上任,他就大刀阔斧地开掉了许多曾经调查过他或“国会山骚乱”的FBI和司法部官员,理由是这些人“被政治操控”了,紧接着,他把自己人安插到了关键位置。 他的前首席刑事辩护律师托德·布兰奇,现在是司法部的副部长,布兰奇自己都承认,他和特朗普的“律师-客户关系仍在持续”。另一位曾为特朗普盟友辩护的小伍德沃德,则被任命为民事司司长。 巧的是,司法部有条内部规矩:任何超过400万美元的和解协议,都需要副部长或助理部长签字,这下好了,审批的大权正好就落在了特朗普的前律师手里。 更绝的是,司法部的首席伦理顾问最近被部长帕姆·邦迪解雇了,这个负责监督利益冲突的关键职位,至今还空着。 所以你看,内部的监督防线几乎被拆干净了。 那这场官司真能赢吗?法律专家们普遍认为,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依据的那个《联邦侵权索赔法》,有一条明确的规定,就是联邦官员行使“裁量权”时造成的损害,政府是不赔的。 检察官根据法院搜查令和证据决定起诉,这正是法律赋予的“裁量权”,所以,从法律条文上看,特朗普的索赔请求根本站不住脚。有数据为证,历史上这类“恶意起诉”的索赔案,政府的胜诉率高达99.7%以上,而且,从来没有哪位美国总统起诉联邦政府还能成功的。 更讽刺的是,今年让他脱身的机密文件案,法院给出的理由是“总统豁免权”,而不是说调查本身不合法,这反而让他现在声称的“恶意起诉”显得底气不足。 这场官司在法律上几乎是必败之局,但在政治上,却可能是一场完胜,它的真正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那2.3亿美元,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 通过把自己打扮成“司法不公的最大受害者”,他成功地巩固了支持者,把所有针对他的法律问题,都归结为“拜登政府”和“建制派”的政治迫害。 如今,他的支持者已经在社交媒体上刷起了“司法部欠特朗普公道”的话题,公众的注意力被成功转移。代价是什么?是整个司法系统的公信力。 正如联合国特别报告员曾警告的那样,这种行为正在严重“破坏司法独立性”,这场索赔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它伤害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支撑整个社会的法治根基。 信源:2.3亿美元!特朗普向特朗普政府索赔 2025-10-22 16:04·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