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美国参议院于当地时间10月22日第12次否决了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这意味着联邦政府的“停摆”僵局仍在持续,未能看到尽头。 美国政府的门,又一次没能打开,当地时间10月22日,参议院里的一场投票,54票赞成对46票反对,听起来不赖,但离60票的门槛还差一截。 这已经是第12次尝试失败了。从10月1日开始的僵局,不知不觉已经拖了22天,一不小心就刷新了历史,成了美国史上第二长的政府关门事件,把1995年克林顿时期那次21天的纪录甩在了身后。 前面还杵着一个2018年创下的35天最长纪录,看起来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政府关门,这个本该是极端情况下的系统故障,如今似乎成了华盛顿政治工具箱里一件顺手的兵器。 这次的死结,源于一个看似简单的附加条款:要不要在临时拨款法案里,给《平价医疗法案》的一项医保补贴续命? 这可不是小事,它牵动着2200万美国人的钱包,民主党人把这事儿当成了民生底线,坚持必须捆绑解决,否则免谈。 但在共和党眼里,这就是典型的“夹带私货”,是拿整个国家当人质,他们的逻辑也很直接:先把政府开了,再坐下来谈别的,别搞这种要挟。 于是,一台精密的“僵局制造机”就这么启动了,程序上,参议院60票的规则让少数派有了否决一切的能力;利益上,双方的核心诉求南辕北辙,一个保民生,一个讲规则,完全没得商量。 更要命的是,谁也没有妥协的意思,时任总统特朗普直接放话,政府不开门,就别想见到民主党领袖。他自己则忙着准备亚洲之行。 国会山那边,众议院议长约翰逊一边骂着“令人羞耻”,一边却示意共和党议员们,整个十月都可以不用回华盛顿了,这哪是想解决问题,分明是铁了心要耗下去。 而当政治家们隔空喊话时,这件“武器”的破坏力,正以指数级的速度从华盛顿扩散到美国的每一个角落。 有人算了一笔账,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估计,停摆每周要烧掉150亿美元的GDP,经济学家也警告,初期每周拖累经济增速0.1到0.2个百分点,后面还会加速。 更讽刺的是,就在这片混乱中,美国国家债务总额悄悄突破了38万亿美元大关,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的美联储,因为拿不到失业率和通胀等关键数据,决策起来就像“蒙眼开飞机”。 宏观经济的失控,最终会落到每一个普通人头上,80万联邦雇员被强制休假,还有70万人顶着压力无薪工作。10月24日,他们将迎来第一个拿不到薪水的发薪日,许多家庭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 在底层,领取食品券的队伍越来越长,因为食品援助计划也亮起了红灯,国家公园关门,旅游业每周损失10亿美金。机场里,运输安全管理局的员工们免费上班,交通部长警告,混乱只会加剧。 甚至连国家安全都成了儿戏,负责维护核武库的核安全管理局,大部分员工也被赶回了家。清洁能源项目审批暂停,未来产业的发展也被按下了暂停键。 当政府关门从危机变成一种政治表演,它伤害的就不只是经济了,一位民主党参议员为了抗议,发表了长达22小时37分钟的演讲。这种行为艺术,恰恰说明了解决问题的渠道已经堵死,只剩下姿态。 说到底,这不过是一场中期选举的预演,共和党想借此机会推行他们“精简政府”的理念,而民主党则要死守社会福利这张牌,巩固自己的基本盘。 双方都高喊着“为了美国人民”,但受伤害最深的,恰恰是那些最依赖政府服务的人,这场内耗的代价,是整个社会信任的崩塌。 这件被“武器化”的政府停摆,没有瞄准镜,它在攻击对手的同时,也在无差别地伤害整个国家。无论僵局何时结束,留下的制度伤痕和信任裂痕,都将难以愈合。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停摆”持续 美参议院第12次否决临时拨款法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