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10月21日报道:“闻泰收购安世后,未押注荷兰,而是派专家拆解产线、迁产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24 15:26:35

德国媒体10月21日报道:“闻泰收购安世后,未押注荷兰,而是派专家拆解产线、迁产能回中国,此举堪有谋略,荷兰试图以断系统权限、停工资施压,却漏算闻泰早搭备用系统、换国内供应链,中国基地反超研发,推出国产SiC模块,还断荷兰研发资金,最终让欧盟车企承压!” 闻泰这波操作根本不是简单的跨国并购,更像是提前布了五年的大棋局,从花 337 亿买下安世的那一刻起,就没打算把宝押在荷兰那片土地上。 要知道安世可不是普通公司,从荷兰飞利浦半导体部门拆分出来,60 多年的老底子,在汽车分立器件、逻辑芯片领域早就是全球龙头,每年能卖出 1100 亿颗芯片,服务 2.5 万客户,其中超过 60% 都是汽车客户,宝马、大众这些车企的生产线几乎都得靠它供血。 说它是汽车半导体界的 “粮食供应商” 一点不夸张,也难怪闻泰肯砸下中国半导体行业最大一笔跨国并购资金。 但闻泰没犯多数企业 “收购后当甩手掌柜” 的毛病,直接派了大批专家飞到荷兰,把安世的产线像拆积木一样拆解清楚,一股脑把核心产能往中国迁。 这步棋现在看简直太精明,安世 80% 的封装产能很快就落到了中国,光是东莞基地就占了全球产能的 70%,等于把最关键的生产环节牢牢攥在了自己手里。荷兰那边可能一开始没当回事,觉得总部还在自己地盘,总能拿捏住主动权,直到后来想动手才发现,真正的生产重心早被偷偷转移了。 等到荷兰反应过来,想靠断系统权限、停工资施压时,才发现这招根本打在了棉花上。闻泰早在年初预判到国际规则可能变动,提前就搭好了备用系统,国内团队根本不受荷兰总部的系统限制,该干嘛干嘛。 更绝的是供应链的 “换血”,之前安世的辅料大多依赖欧洲供应商,闻泰悄悄把磁芯换成宁波韵升的,环氧塑封料换成江苏汉拓的,连封装环节都转交给长电科技,国产化率从 30% 一路冲到 82%,关键辅料更是达到 91%,还提前囤了 3 个月的安全库存,荷兰想靠断供原材料卡脖子,纯属想多了。 至于停工资,安世中国员工本来就和国内公司签劳动合同,薪资福利全由国内发放,荷兰那边发个通知根本没人理,反倒显得自己很尴尬。 更让荷兰没想到的是,中国基地不光接住了产能,还直接在研发上反超了。闻泰在上海砸了 20 亿建实验室,把安世那套 60 年的技术吃透后立刻升级,两年就突破了 8 英寸 SiC 衬底技术,良率做到 85%,比荷兰本土工厂还高出 7 个百分点。 现在蔚来汽车上用的国产 SiC 模块,性能和安世荷兰产的没差别,价格还更实惠,闻泰自己反倒攒下 1200 多项专利。 反观荷兰的研发团队,40% 的经费都靠中国基地供血,闻泰一断资金,那边立马陷入停摆,连日常的技术维护都成了难题,这哪是收购,分明是把欧洲的技术家底变成了中国的 “养分”。 这一连串操作下来,最难受的当属欧盟车企。安世的芯片占欧洲车企需求的 35%,之前全球 70% 的车规级功率芯片都从中国东莞基地出货,闻泰这边一调整,安世对欧洲客户的交货率从 95% 骤降到 3%,交期从 8 周拉长到 52 周,等于直接断了货。 德国大众狼堡工厂两条新能源生产线立马停摆,日均损失超 1 亿欧元,宝马慕尼黑工厂的高端车型交付周期延长到 6 个月,大量订单流失,法国雷诺、意大利菲亚特也跟着减产,前两周欧洲车企产值损失就超 35 亿欧元,1.2 万名工人面临临时失业。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急得连续三次施压,甚至威胁要对荷兰农产品、花卉实施反制,这波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的操作,也算给全球商界上了一课。 闻泰这盘棋下得确实够远,花 337 亿买的不光是一家公司,更是借船出海吃透了技术,再转头把产能和研发拉回国内,既抗住了地缘风险,又打通了国产半导体的产业链,最后还让依赖安世的欧盟车企不得不低头,这波操作确实配得上 “有谋略” 这三个字。

0 阅读:1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