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做外贸的朋友说,即使特朗普从现在开始,把所有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全部取消,中国外贸企业以后也不会跟美国做生意,至少不会只盯着美国一个市场! 之前美国加征关税那几年,不少企业真的吃了大亏。浙江有家做电缆的企业,美国市场曾经占了一半以上的生意,关税一加,订单直接少了三四成,生产线都停了几条,负责北美市场的员工一年业绩从一千万美元跌到三四百万,急得没办法。 还有山东做激光设备的厂家,虽然他们的设备因为性价比高,美国客户找不到替代品,订单没怎么降,但还是有部分业务因为关税被迫暂停了,同行们更是普遍提心吊胆。 这种经历让企业明白,把所有生意都绑在一个市场上太危险,万一哪天政策又变了,企业根本扛不住。 而且这几年企业早就把新市场的路子走通了,不是没地方去才这么说。 就拿广交会上的企业来说,以前美国市场占四分之一,现在都在使劲开拓欧洲市场,有的十年前就布局国内市场,早就不靠美国吃饭了。广西的企业更明显,对东盟的贸易占了半壁江山,2024年还在往拉美、非洲、俄罗斯卖货,这些地方的增长都超过19%,俄罗斯那边更是涨了31%多。 浙江金华的文化用品企业,产品卖到二十多个国家,2025年上半年出口涨了50%,自主品牌还占了四成,根本不愁没销路。 从大的数据也能看出来变化,2018年的时候,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的19.2%,到2024年已经降到14.7%了。反过来,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占比已经超过一半,一季度就增长7.2%,东盟早就成了最大的贸易伙伴。 这些新市场不是凑数的,需求真的很旺。敦煌网的数据显示,他们在97个国家的交易额都翻倍涨,英国、加拿大、法国这些地方的订单量一点不比美国少,家电、宠物用品这些品类在海外卖得特别火,安防产品交易额甚至涨了600多%。 更关键的是,企业现在都学会怎么防范风险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盲目依赖美国市场。厦门总商会那边给企业出过指引,现在签合同都特别小心,很少用那种要自己承担关税的条款,都会把关税变动的责任算清楚,有的还约定税率变超20%就能解除合同。 而且企业都会提前查客户的资质,怕碰到有问题的合作方,还会买出口信用保险,万一出问题能有保障。 这种情况下,就算美国取消关税,企业也会保持警惕,毕竟有过一次教训,谁也不敢保证以后不出新问题。 再说美国市场本身也有局限,不是非它不可。虽然美国消费者还是离不开中国制造,有个美国家庭主妇试过一年不买中国货,最后发现根本做不到,桌布、玩具、闹钟全是中国产的,但中国商品的销路早就铺开了。 现在中国制造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不光是便宜,产业配套特别全,山东那边轴承、雕刻机、激光器的产业带都聚在一起,配件和人才随用随有,越南那些地方根本比不了,要么质量不稳定,要么交货慢。 有了这硬实力,企业自然有底气选更多市场,不用在一棵树上吊死。 当然不是说企业以后不跟美国做生意了,毕竟美国还是有需求,像做定制阳光房的杭州老板,美国客户照样给他下千万大单,还请他去美国量尺寸。但企业肯定会保持多元布局,就像浙江那家电缆企业计划的,要把非美市场的占比提到70%到80%。 这种选择不是针对谁,而是企业想安安稳稳做生意,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经历过风浪之后,大家都明白,只有市场铺得广、风险防得牢,生意才能做得长久,这也是这些年外贸企业用真金白银换来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