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溢价,让巴西丢掉了已经到嘴的中国大豆订单? 中国如果不买美国大豆,对于其他产大豆的国家来说应该是利好的消息,但巴西似乎要丢掉这个机会。 要说中国对大豆的胃口有多夸张?2024年一年就进口了1.05亿吨,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近六成,妥妥的全球最大买家,这等体量足以让任何产豆国垂涎。 巴西原本是这波“利好”的最大受益者,自中美贸易摩擦后,它趁机抢占市场,2024年对华大豆出口达7465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71.1%,2025年前8个月更是把份额拉高到71.6%,而美国同期只剩22.8%,几乎被边缘化,手握近四分之三的供应份额,巴西本应稳赚不赔,却偏要在价格上动歪心思。 2025年10月,巴西大豆的溢价飙到了四年最高,巴拉那瓜港的报价每吨比美国墨西哥湾的货贵66.1美元,更有甚者把溢价金抬到一蒲式耳270美分——要知道一蒲式耳大豆才约27公斤,这已经不是正常涨价,简直是明着宰客。 对比更扎心的是,巴西大豆相较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基准合约的溢价达每蒲式耳2.8–2.9美元,而美国大豆溢价仅1.7美元,超过65%的差价直接削弱了巴西大豆的竞争力。 这溢价可坑苦了中国企业,2024年下半年起,国内大豆压榨企业利润连续数月为负,按当时的高价,油厂每加工一吨巴西大豆就得亏200多块,企业总不能做赔本买卖,暂停采购成了必然选择,中粮、益海嘉里等巨头直接按下暂停键,暂缓了约180万吨12月至次年1月船期的巴西大豆订单,这相当于巴西每月对华出口量的七成,到手的肥肉就这么凉了。 巴西敢这么硬气,无非是误判了形势,他们觉得中国71.6%的进口依赖度摆着,加上中国在巴西建了不少仓库、铁路,物流比其他产区顺畅,就认定这个大客户跑不了,再算上当年大豆因播种延迟、收获期降雨减产近1000万吨,库存压力小,更是觉得握住了定价权,甚至玩起“囤货惜售”,等着炒更高价,可荷兰合作银行早警告过,巴西大豆溢价快追上美国加税后的价格,根本涨不动,可惜没人听。 所以,巴西应该是没算到,中国早不是只能被动挨宰的买家,9月22日阿根廷突然宣布取消26%的大豆出口预扣税,直接降到0,相当于每吨成本降了123.7美元,中国买家二话不说,48小时内就把130万吨订单转给阿根廷,这可是月均进口量的三分之一,而且11月就能装船补缺口,每吨压榨利润还比巴西大豆高200元,傻子才不选;不止阿根廷,俄罗斯大豆也在补位,2025年1-9月黑龙江同江口岸进口量同比涨42%,物流时间还从20天缩到12天。 更关键的是中国手里有“缓冲垫”,截至2025年10月,全国港口大豆库存1009.2万吨,同比增213万吨,油厂库存也涨了14.29%,足够支撑数月需求,加上巴西2024/2025年度产量预计达1.63亿吨历史新高,供应一上来价格迟早回落,中国有的是时间等。 这下巴西傻了眼,港口堵满空载货轮,小型出口企业资金链断裂,之前喊的“全年出口破1.1亿吨”目标彻底泡汤,农业部还得派代表团访华挽回客户,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说到底,巴西这是把“供需优势”当成了“宰客资本”,要知道2024年巴西近八成大豆产量靠中国消化,咱们几乎包了他们一半销路,本是互利共赢的买卖,偏要耍小聪明。 这事儿也戳破了真相,中国早通过多元化布局跳出单一依赖,2024年从16个国家进口大豆,根本不是非谁不可,贸易场上从来没有离不开的客户,只有留不住的诚意,巴西这次算是用真金白银买了个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