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面对过的历届美国总统里,特朗普可能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这近4

冷紫叶 2025-10-23 11:42:44

在中国面对过的历届美国总统里,特朗普可能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这近40年来,中国面对的最“危险”总统! 之前的美国总统跟中国打交道,多少讲点规矩,就算有摩擦,也不会一下子把路堵死,可特朗普不一样,他是直接掀了桌子,用最狠的招往中国发展的要害上戳。 2018年那阵仗很多人还记得,美国毫无征兆就抡起了关税大棒,先是对钢铝产品加税,说是保护美国产业,其实枪口明摆着对准中国。没等反应过来,又把征税范围扩大到两千多亿美元的商品,从机械装备到电子产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出口的主力品类。 更过分的是他根本不把国际规则当回事,世贸组织的裁决当成耳旁风,想加税就加税,完全是单边霸凌。这种突然袭击打了中国企业一个措手不及,不少做出口的厂子订单骤减,只能紧急调整供应链,有的甚至直接倒闭。 不光在传统贸易领域动手,资本市场也没放过,他政府推动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明着是监管,实则是给中概股设套,规定连续三年不配合审计就强制退市。后来更直接命令美国养老金从中国概念股里撤资,这一下让阿里这些企业股价跟着跳水,不少中国公司在美国融资的路被硬生生堵窄了。 要知道之前的美国政府再怎么施压,也不会这么直白地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特朗普这套完全是把商业问题政治化,根本不讲道理。 如果说贸易战是伤筋动骨,那科技领域的围堵就是直插心脏,中国这些年能在高端制造上往上冲,半导体是关键,特朗普偏偏就盯着这个短板下狠手。2019年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直接切断了华为从美国获取技术的渠道,连带着华为的供应商也被威胁,不卖芯片就不准用美国技术。 这还不够,他还在背后操盘,逼着盟友一起动手。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本来是全球车规级芯片的龙头,就因为是中国企业控股,美国去年先把母公司列进清单,今年又搞出个“50%穿透规则”,连子公司都不放过。荷兰政府立马跟上,以“国家安全”为名冻结资产,罢免中方管理层,整个过程政府、高管、法庭无缝衔接,明摆着是美国导演的跨国掠夺。 现在回头看,他这招是系统性的,一开始还只限制高端芯片,等中国在14纳米制程上有突破,就把限制扩大到成熟制程,连光刻机、光刻胶这些上游材料都禁运。甚至在人才上动手脚,炒作“技术窃密”的幌子,阻碍中美科研人员交流,就是想把中国半导体产业彻底锁死在产业链下游。 这种全链条封锁比单纯打压单个企业狠多了,等于要断了中国科技升级的根,之前从来没有美国总统敢这么彻底地对中国核心产业下手。 经济科技上的刀子够狠,地缘政治上的挑衅更让人捏把汗,台湾问题是中国的红线,之前的美国政府再怎么暧昧,也不会做得太出格。特朗普任上不一样,2019年批准80亿美元的F-16战机军售,2020年又签了“台北法案”,扬言要帮台湾巩固“邦交”,把台湾当成讨价还价的筹码。 南海那边也没闲着,派军舰高频度抵近侦察,一年到头能来几十次,蓬佩奥还跳出来胡说八道,否认中国的主权声索,完全是在挑事。这种直接触碰核心利益的操作,比之前的口头警告凶险多了,稍微把控不好就可能擦枪走火。 最可怕的是他的不确定性,奥巴马时期对华政策再强硬,好歹有个基本框架,能预判下一步动作。特朗普根本没章法,贸易谈判谈得好好的,说翻脸就翻脸,前一天刚达成共识,后一天就宣布加税。 他的团队也跟着起哄,今天威胁制裁这个企业,明天炒作那个议题,让中国这边根本没法按常规节奏应对。这种反复无常的风格,把中美关系变成了“过山车”,战略互信被破坏得一干二净,而信任一旦没了,再想重建就难了。 他还特别会用“胡萝卜加大棒”逼盟友站队,想让韩国、荷兰配合芯片封锁,就用贸易优惠当诱饵,不配合就威胁加征汽车关税。之前拜登搞“芯片四方联盟”还讲点策略,特朗普直接就是硬压,逼着盟友把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 荷兰ASML公司本来想对华出售光刻机,被美国一顿施压就改了主意;韩国三星也被迫暂停了在华的部分芯片产能。这种裹挟让中国面临的围堵从单一国家变成了联盟,难度陡增,这也是之前的美国总统没能做到的。 更要命的是,他这套打法还被后面的美国政府部分延续了,拜登虽然嘴上说“不脱钩”,但芯片封锁的大框架基本继承了特朗普时期的政策,甚至还搞出了更严密的“芯片四方联盟”。等于特朗普开了个坏头,把中美博弈从“斗而不破”推向了“破而后斗”,彻底改变了两国互动的底层逻辑。 之前大家还能在同一个体系里竞争,特朗普直接把桌子掀了,逼着中国在科技、经济等领域另起炉灶,这种战略层面的冲击,比任何短期摩擦都更具破坏性。 现在回头看,当初觉得他“不靠谱”其实是种误判,他的“危险”恰恰在于不按常理出牌,不讲规则,专挑最痛的地方下手。所以说特朗普是近四十年最危险的美国总统,真不是空话,他给中美关系挖的坑,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两国博弈的走向。

0 阅读:0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