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一旦发生冲突,美西方几乎100%的会制裁中国大陆,而且制裁的狠劲会远远超过对俄罗斯的力度,这话听着吓人,但真要动起手来,他们自己得先掂量掂量代价。 这些年美国总想在金融上拿捏中国,又是提法案又是搞遏压,想把中国踢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类的机构,还限制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里的权重。可他们没算明白,真要是把金融联系切断了,自己损失更大。 美国那些大银行首先扛不住,监管成本蹭蹭往上涨,赚钱能力跟着往下掉,搞不好还得把部分业务搬到别的地方去,躲开自家的管制。 更关键的是美债,中国手里的美债已经减到7307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连续好几年都在减持。要是中国接着抛,美国国债的价格就得波动,融资成本肯定上去,到时候买单的还是美国自己。 金融上的账算不清,产业链上的麻烦更头疼,中国早不是当年那个只做简单加工的国家了,现在全球中间品贸易里,中国的份额占到12%,制造业这块更是高达20%左右。不管是汽车零件、电子元件还是新能源材料,随便拎一样都可能卡着西方的脖子。 RCEP生效后,区域内中间品贸易占比还在涨,2023年都到66%了,这说明整个东亚产业链早就和中国绑在一起了。要是真搞制裁,西方企业要么找不到替代供应商,要么就得花几倍的价钱进货。 之前特朗普喊着要对中国商品加税100%,结果美股当天就蒸发1.65万亿美元,这还只是口头威胁的后果。真要是全面断供,那些依赖中国零部件的车企、科技公司得直接停摆,老百姓买东西要花更多钱,通胀本来就高的西方国家,怕是要直接引爆民生问题。 更让西方头疼的是,中国手里握着不少反制的王牌,不是只能被动挨打的角色。 就说稀土吧,这东西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军工、新能源、手机芯片都离不了,中国现在搞全链条管制,哪怕是海外用中国技术生产的稀土产品,出口都得经过中方许可。这招直接掐住了西方高科技产业的命脉,他们想找替代产地,没个十年八年根本建不起来产能。 除了稀土,中国还敢对高通这种巨头启动反垄断调查,以前高通靠“专利税”躺着赚钱,现在中国自己的芯片产业起来了,华为海思、昇腾芯片都能顶上来,自然有底气跟他们掰手腕。 港口这边也不含糊,美国船只要进中国港口,就得交特别服务费,要知道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占了全球一半以上,美国船队根本绕不开。这些反制招招打在痛点上,西方制裁越狠,自己被反噬得越重。 就算美国铁了心要制裁,他那些盟友也未必跟得上,欧盟内部早就不是一条心了,德国、法国的企业跟中国生意往来密切,光是汽车和机械制造领域,每年都能从中国赚走几百亿欧元。真要是跟着美国制裁,这些企业首先得倒闭一批,工人失业潮一来,欧盟的经济复苏计划直接泡汤。 日本也好不到哪去,对华贸易依赖度一直很高,之前在联合国被中国戳穿历史问题就急眼了,真要涉及经济利益,未必敢真的站队美国。 美国自己也清楚这点,要是欧洲不跟着搞金融遏压,美国的金融机构就得吃亏,搞不好资本全跑到欧洲去,反而动摇自己的金融霸权。这种盟友间的离心力,早就成了制裁路上的大障碍。 从全球经济大环境看,现在真不是搞制裁的时候,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5%,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差不多30%,还是全球经济的稳定器,要是这么个重要的经济体被制裁,全球经济碎片化肯定会加剧。 专家表示,各国贸易都用排他规则,科技传播和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全没了。新兴市场先不说,西方自己的经济也扛不住这种冲击,本来就面临衰退风险,制裁中国相当于给自己加了把火。美股之前因为关税威胁就暴跌,真要是全面制裁,金融市场的动荡可能比2008年还严重。 说到底,美西方喊着要制裁,更像是虚张声势,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中国不是俄罗斯,经济体量、产业链地位、反制能力都不是一个量级的。制裁俄罗斯已经让欧洲能源价格飞涨、通胀高企,要是换成中国,代价得翻好几倍。 金融上要承受资本外流和美元信用受损的风险,产业上要面对供应链断裂和成本飙升的困境,盟友间要应付内部撕裂的矛盾,民生上还得扛住通胀和失业的压力。这些代价堆在一起,根本不是任何一个西方国家能单独承受的,更别说联合起来了。 所以说,真要动真格制裁,先倒下的可能是他们自己的经济摊子,这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台海一旦发生冲突,美西方几乎100%的会制裁中国大陆,而且制裁的狠劲会远远超过对
冷紫叶
2025-10-13 11:38:50
0
阅读: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