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0月21日,美国参议院第11次就政府拨款法案进行投票表决,结果以50票赞成、43票反对的结果仍未达到通过所需的60票门槛,这意味着美国政府自10月1日开始的停摆状态不得不继续维持下去。 这场闹剧的根源得从 9 月底说起。美国法律要求国会必须在上一财年结束前通过新的拨款法案,可民主党和共和党硬是卡在医保福利议题上互不相让。 民主党要保住奥巴马时期医保法案的税收抵免,共和党却揪着 “非法移民医疗福利” 不放,双方谁都不肯松口,直接导致 10 月 1 日政府资金耗尽关门。 如今 11 次投票都没能打破僵局,参议员们的选票仿佛成了党派斗争的筹码,全然不顾国家已经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最让人揪心的是核安全防线的松动。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做出史无前例之举,1400 名员工强制休假,仅留 375 人坚守岗位。 要知道这个机构管着全美 5177 枚核弹头,现在得克萨斯州的潘特克斯核武工厂、田纳西州的核设施都被迫进入 “安全关闭模式”,这种拿国家安全当赌注的操作,简直让人脊背发凉。 普通联邦雇员的日子早已苦不堪言。超过 140 万雇员要么无薪休假,要么被迫无偿上班,其中 42 万关键岗位人员连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 连续 21 天没拿到工资,83% 的人凑不齐下个月房租,有些家庭已经开始依赖救济站的免费食物。更糟的是,白宫还在讨论裁员超过 1 万人,这些拿着微薄薪水的普通人,成了两党博弈的最大牺牲品。 标普测算每停摆一周就拖累 GDP0.1-0.2 个百分点,高盛更是预警季度年化增速可能下降 0.2%。沃尔玛已经喊出销售额增速下滑 1.8 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通道直接卡死,美国财政部长都坦言只能靠 “拆东墙补西墙” 的方式保障军饷。 原定于 9 月的 CPI 报告,如今推迟至 10 月 24 日才可能发布。更令人忧虑的是,10 月数据存在无法统计的潜在风险,经济数据披露正陷入举步维艰之境。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坦言没有数据支撑的政策制定会极具挑战性,日本央行行长直接吐槽这种 “数据失明” 是严重问题,欧盟各国也只能在政策制定中被动应对不确定性。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波动翻了近 3 倍,美元指数一周狂跌 750 点,大量资本从新兴市场出逃转向贵金属避险。 高盛发出严厉警告,再这么折腾下去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可能下调,每年要多支付 1200 亿美元利息。 可两党依旧在加码博弈,共和党趁机要求削减环保新规,民主党则试图塞进 AI 监管资金,把预算案彻底变成 2026 年大选的预热战场。 当议员们把党派利益凌驾于国家福祉之上,当超级大国的治理能力沦为全球笑柄,受损的不仅是美国民众的生活,更是全球对美国制度的信任。 但混乱之中也藏着转机,越来越多美国民众开始清醒认识到两党斗争的荒谬,国际社会也在思考如何降低对单一经济体的依赖。 民主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不是无休止的内耗。美国政府停摆的教训警示世界,任何政治博弈都不能以牺牲民生和安全为代价。 相信这场危机终将推动制度的反思与革新,也期待各国能从中汲取经验,构建更具韧性的治理体系,让政治力量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正能量,而非阻碍进步的绊脚石。 (主要信源:环球网——美参议院第11次表决拨款法案仍未通过 政府“停摆”持续)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