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条新闻,我胸口堵得慌—— 单亲妈妈卖老家房凑350万给儿子买婚房, 结果被赶出门,微信电话全拉黑? 我妈凑过来瞅了眼,直叹气:“这孩子狼心狗肺,可这妈也傻——卖自己房之前,咋不想想‘一起住’是不是人家要的?” 真的,很多父母的“牺牲”,其实是“自我感动”。比如这妈妈,以为“掏光家底帮儿子”就是“爱”,可她没搞懂:“付出”得先问“对方要不要”,不然就是“绑架”。她把“卖房一起住”当成“理所当然的回报”,可儿子儿媳说不定早想着“小两口自己过”,只是没敢说。最后矛盾炸了,儿子选了老婆,她连老家的根都没了。 我想起楼下张姨,之前也想卖老房给儿子换学区房,后来听我们劝,留了自己的小两居。现在她每天跳广场舞,儿子儿媳周末来吃饭,逢人就说:“幸亏没把老底儿全交出去,不然现在连个躲的地儿都没有。” 不是教大家“防着孩子”,是想跟所有父母说:你的日子,从来不是“为孩子活”的。留着自己的房子,留着自己的圈子,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毕竟,连你都不爱自己,谁会真的把你当回事? 你们说,要是这妈妈没卖老家房,是不是至少还有个窝?评论区聊聊,你见过最让人心寒的“付出式失望”是啥样?
太势利了,自己的儿子杀死了别人的女儿,一直不道歉,在听到优优的妈妈要求判他儿子死
【241评论】【8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