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态度转变求谈判:安世半导体风波,戳破产业霸权的虚妄 荷兰态度出现转变!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近期公开表示,荷兰正计划就针对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的限制措施,与中方启动谈判,目前双方已保持沟通,核心目标是保障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长远发展。 在卡雷曼斯看来,安世半导体绝非普通企业,它深度关联欧洲国防工业、汽车制造及消费电子三大关键领域,是支撑区域产业链稳定的重要一环。 值得关注的是,荷兰此次主动寻求谈判,实则是此前不当举措引发的连锁反应。此前,荷兰以所谓“法律”为借口,对安世半导体实施不合理限制,本质上是变相的产业干预,该行为随即遭到中方反制:中方通过出口管制,限制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的产品出口,直接导致其交货量锐减八成,经营陷入困境。正是在这一现实压力下,荷兰才转而寻求与中方沟通。 事实上,解决当前问题的逻辑十分清晰:只要荷兰取消对安世半导体的相关限制,双方产业链合作即可恢复常态。若荷兰仍抱有“趁火打劫”的心态,在谈判中拖延推诿、附加不合理条件,中方极有可能采取更明确的规制措施,通过“杀一儆百”的方式,维护自身产业权益与公平的国际贸易秩序。 荷兰这步“回头棋”下得一点不意外,说白了就是被现实打疼了才想起谈判。谁都知道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2019年花340亿拿下的核心资产,荷兰去年9月突然冻结其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本质就是跟着别人搞产业霸权,想把这家IDM巨头的控制权抢过去。可他们忘了,安世70%以上的封装产能都在中国东莞,荷兰总部只剩设计研发空壳,根本没有实际生产能力。 这种“抢壳不抢芯”的操作,简直是自断生路。安世的二极管、晶体管全球市占率第一,车规功率MOS排第二,全球几乎所有主流车企的电源管理系统里都有它的产品。中方一限制出口,欧洲汽车厂先慌了——特斯拉柏林工厂差点因芯片断供停产,西门子的工业控制系统也面临补货危机。这些企业天天给荷兰政府施压,卡雷曼斯哪还坐得住? 更打脸的是荷兰政府的“法律借口”。他们嘴上说合规,行动上却纵容三名外籍高管逼宫,要求罢免闻泰委派的CEO,这明摆着是干预企业经营。中方的反制也算精准打击,不仅限制出口,还召见荷兰驻华大使严正交涉,直接戳破他们“师出有名”的谎言。短短20天,闻泰科技市值蒸发超百亿,但荷兰那边更惨,安世荷兰公司连员工系统权限都差点维护不住,最后还是中国团队靠自救拉通了国内供应链。 卡雷曼斯强调安世关联欧洲三大关键领域,这话没掺假,但他故意没说全。安世60%以上的收入来自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平均每辆要装1000多颗它的器件,未来AI汽车需求量更是会突破万颗。欧洲车企要是没了这供应,别说转型新能源,就连现有产能都保不住。这种“你中有我”的产业链深度,哪是靠政治干预就能切割的? 荷兰现在求谈判,心里打的算盘其实不难猜。他们既想保住安世在欧洲的研发机构,又舍不得中国的产能和市场,毕竟安世2.5万家客户里,苹果、三星这些巨头都依赖中国工厂的稳定输出。可谈判哪能只按他们的剧本走?中方早就亮明了态度,安世中国要保持独立经营,员工待遇也得保障,这些都是底线。 这事儿最该让某些国家看清:全球化不是想断就断的橡皮筋。荷兰跟风搞限制时,大概没料到自己会先绷不住。安世半导体的百年发展史,本身就是全球化的缩影,从工业2.0到AI时代,它的生命力全靠“生产、人才、技术”的全球协同。现在有人想把这生态砸了,最后疼的还是自己。 接下来就看荷兰的诚意了。要是真能取消不合理限制,产业链自然能回归常态;可要是还想玩“拖延术”,中方的反制手段多的是。闻泰科技上半年净利润都涨了237%,车规级芯片月产能支撑着全球15%的需求,手里有底气,谈判就有分量。 说到底,安世风波就是面镜子,照出了产业霸权的虚弱。谁想逆全球化潮流而动,谁就得付出代价。荷兰的态度转变,不过是开始而已。
荷兰态度转变求谈判:安世半导体风波,戳破产业霸权的虚妄 荷兰态度出现转变!荷
赵财苗
2025-10-21 01:50:58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