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收中方资产闯下大祸后,荷兰相关人员开始甩锅了,经济事务部长紧急致函众议院,称是企业商会瞒着自己做出决定,情况开始逆转了! 9月29日,美国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把被列入实体清单且持股超50%的中资子公司纳入限制,第二天,荷兰政府就对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动手了。 这反应速度比兔子还快,说是巧合谁信?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可不是普通小公司,当年闻泰科技花了三百多亿真金白银才全资收购下来,这钱是实实在在砸进去的,不是大风刮来的。 安世在荷兰经营这么多年,哪点对不起他们?被中资收购这五年,光给荷兰交的所得税就有 1.3 亿欧元,还为当地创造了 5000 个工作岗位,不管是税收还是就业,都是实打实的贡献,说是荷兰经济的 “摇钱树” 都不过分。 而且安世在全球芯片行业地位多重要?2024 年营收都到 147 亿多了,净利润 22 亿,在功率分立器件领域稳居全球前三,全球 30% 的车企都靠它供应芯片,宝马、大众这些大牌子全是它的客户。 这么一家能赚钱、能解决就业、还牵动全球产业链的企业,荷兰说动手就动手,哪来的底气? 更过分的是他们动手的方式,简直没把规矩当回事。 10 月 1 号那天,荷兰法院连证据都没收集,连庭都没开,甚至都没通知中方股东闻泰科技,就仓促裁决暂停中方 CEO 张学政的职务,把 99% 的股权都交给第三方托管,只留 1 股象征性的给中资。 这哪是正常的司法程序?分明是早就串通好的 “抢企业”! 后来才知道,美国早在今年 6 月就逼着荷兰换安世的中方 CEO 了,荷兰这一系列操作,根本就是替美国办事的 “马前卒”,现在倒好,出事了就想把责任推给商会。 要说荷兰经济事务部长那套 “商会瞒着我” 的鬼话,简直是睁眼说瞎话。企业商会有多大能耐? 能随便动用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能指使法院绕开法定程序搞紧急裁决? 这些权力明明都是政府才有的,现在倒成了商会的 “锅”,这甩锅的水平也太糙了。 阿姆斯特丹法院的公开文件都能证明,政府从头到尾都参与其中,现在议会根本不买账,还追着问他为啥事前不管、事后甩锅,反对党议员直接戳穿这是 “政府失职后的拙劣公关”,要多打脸有多打脸。 他们以为抢了企业就能占便宜,殊不知早就闯下大祸了。 中方的反制来得又快又准,10 月 4 号商务部就暂停了安世在华 70% 生产线的出口许可,要知道东莞的封装测试厂可是安世的产能命脉,这一下就掐住了它的脖子。 更关键的是,半导体制造离不开重稀土,全球 85% 的供应都靠中国,荷兰自己心里门儿清,他们去年从中国进口的锰就花了 1.78 亿欧元,镁制品 2.74 亿欧元,这些东西都是造芯片、电动车的关键材料,根本没法替代。 中国要是收紧供应,荷兰的半导体、新能源产业立马就得停摆,这可不是吓唬人。 真正让荷兰政府慌了神的,是全球车企的集体抗议。 安世一被接管,宝马、大众这些欧洲车企立马收到断供预警,欧洲汽车协会直接警告,再这么闹下去,欧洲汽车产业要损失 200 亿欧元,10 万个工作岗位都保不住。 连美国福特汽车都坐不住了,公开威胁要追究荷兰政府的责任,这一下荷兰彻底成了众矢之的,内外都不是人。 想想也可笑,荷兰本来以为抱着美国的大腿,又有 ASML 这张牌,就能为所欲为。 可他们忘了,全球化的供应链不是谁想断就能断的,中国手里握着的稀土、锰、镁这些 “硬牌”,比他们的芯片设备还难替代。 而且荷兰在华的资产规模比中国在荷的大得多,真要是对等反制,他们损失只会更大,这点账都算不明白,还敢瞎折腾。 现在荷兰政府骑虎难下了,才想出 “甩锅商会” 这招,可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安世的员工要吃饭,车企要芯片,荷兰的企业要原材料,这些实实在在的需求,不是一封甩锅信就能应付的。 当初为了讨好美国,不惜打破国际经贸规则,强行剥夺中资的合法股权,现在闯了祸就想逃避责任,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荷兰这是战略误判,既想跟着美国围堵中国,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的红利;既惦记中资企业的技术成果,又低估了中国维护企业权益的决心。 现在情况已经开始逆转了,议会追问、企业抗议、中方反制,哪一条都够他们喝一壶的。 想靠甩锅过关?门儿都没有!只有赶紧撤销对安世的不合理限制,回到规则上来,才有可能减少损失,不然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得不偿失。
没收中方资产闯下大祸后,荷兰相关人员开始甩锅了,经济事务部长紧急致函众议院,称是
云景史实记
2025-10-19 11:15:5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