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日 英伟达正式宣布了 10月18号,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专程飞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与台积电共同为“美国本土首片Blackwell晶圆”举办下线庆典,两人还在晶圆上联合签名,仪式感直接拉满了。 那片签满名字的晶圆闪着冷光,像块科技界的命运罗盘。黄仁勋抚摸晶圆的动作温柔得像是触碰新生儿,但背后藏着刀光剑影的博弈。这场凤凰城的派对,分明是向世界宣告芯片战争进入新回合。 看看Blackwell的恐怖实力吧!2080亿个晶体管在指甲盖大小的空间里奔腾,训练大模型的速度比人类神经元快百万倍。微软、谷歌、亚马逊捧着钞票在排队,全球算力饥渴症患者都盯着这片硅基奇迹。 美国人为这片晶圆等了整整三十年。自从1997年最后一条高端芯片产线撤离本土,英特尔在10纳米工艺挣扎多年,硅谷教父们夜不能寐。如今台积电的熔炉在沙漠燃起火焰,华盛顿的大佬们终于能睡个安稳觉。 真当1650亿美元是台积电的慈善投资?拜登政府拿着《芯片法案》当诱饵,日本提供稀有气体,荷兰运来光刻机,这出大戏里每个演员都揣着算盘。就像黄仁勋说的:这不是庆典,是硅基文明的诺曼底登陆。 亚利桑那的沙漠正在吞噬巨额美金。当地电工时薪是台湾三倍,一根管线报价敢多写两个零。台积电从新竹空运工程师就像派遣技术特种部队,他们要教会美国小伙在纳米世界跳芭蕾。 这场豪赌背后藏着更冷的真相。EUV光刻机仍然来自欧洲,光刻胶要从日本进口,所谓美国制造不过是全球供应链的重新拼图。就像把法国葡萄园搬去加州,酿出的酒终究带着新世界的生涩。 芯片冷战早已拉开帷幕。西边凤凰城晶圆厂灯火通明,东边中芯国际的N+2工艺悄然量产。当科技树分出两叉枝桠,全球消费者迟早要为双轨制买单。明年你买显卡时多付的钞票,或许就是今天签在晶圆上的墨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同意英伟达的芯片只要回到国内建厂,就能卖给中国。一出政策,中国立马反击:只要
【1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