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天塌了!黄仁勋没想到中国居然把事情做的这么绝。 英伟达从上世纪90年代进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18 23:48:31

英伟达天塌了!黄仁勋没想到中国居然把事情做的这么绝。 英伟达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图形处理器起家,逐步占据数据中心领域主导地位。到2024年,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贡献了约170亿美元营收,占公司总收入近五分之一。 当时,高端AI加速卡几乎全由英伟达垄断,互联网企业和科研机构采购时首选其产品。黄仁勋多次公开承认,这30年公司从中获益匪浅。中国AI热潮兴起,英伟达的CUDA生态体系深度绑定用户,形成壁垒,让竞争对手难以撼动。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数据中心芯片需求激增,英伟达直接从中分得大头。但这份依赖也埋下隐患,美国政府从2023年起加强出口管制,禁止H100高端芯片对华销售,英伟达只好调整策略,推出性能阉割的H20版本,刚好卡在红线边缘,继续供应中国市场。这一步看似聪明,实则让公司卷入中美博弈的漩涡,未来风险层层叠加。 2025年4月,美国商务部突然扩大管制,将H20芯片纳入无限期许可审查,彻底打乱英伟达计划。 公司第一季度计提约70亿美元损失,包括库存减值和研发费用,全年销售额预计缩水150亿美元。 中国订单锐减,英伟达被迫暂停部分生产线,供应商接到通知后调整产能。黄仁勋当时正值访华期间,此举直接影响公司全球布局。中国科技企业面临供应中断,迅速转向备选方案,采购国产芯片的比例明显上升。英伟达试图通过游说美国政府缓解压力,但政策反复无常,公司库存积压问题加剧。市场分析指出,这次禁令暴露了英伟达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营收结构失衡。中国作为全球最大AI市场,需求量巨大,英伟达以往的垄断优势开始动摇。禁令实施后,英伟达股价短期内波动剧烈,投资者信心受挫,公司不得不重新评估对华策略。 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代表,就H20芯片潜在安全漏洞和后门风险提出质疑,要求提交证明材料。 英伟达否认存在监控功能,但美国议员此前推动企业内置后门以换取出口许可的言论,让审查焦点更尖锐。中国企业担心芯片被远程追踪或关机,影响核心业务安全。约谈后,英伟达市值两日内蒸发约1800亿美元,中国数据中心收入占比降至个位数。 黄仁勋紧急回应,强调合规承诺,但市场反应冷淡。多家科技公司暂停H20部署,转而测试国产替代品。英伟达的公关声明虽及时,却难掩信任裂痕。分析人士认为,这次审查不是简单技术问题,而是对外国芯片安全性的系统把关。中国AI产业强调自主可控,任何隐患都可能放大成系统风险。英伟达以往靠生态锁定用户,现在面临解绑压力,竞争格局悄然改变。 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知大型科技企业停止H20采购,直至安全评估完成。 国有企业和私营公司在政府相关领域,避免使用这款芯片。英伟达供应商接到指令,暂停H20生产工作。 中国海关加强进口检查,针对英伟达AI芯片实施严格执法。 这一系列动作,直接导致英伟达中国市场份额下滑。企业转向华为昇腾和寒武纪等国产产品,测试结果显示性能已接近H20水平。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国产AI芯片自给率超过40%,预计2030年达70%。 华为昇腾950芯片推出超节点系统,算力规模领先英伟达未来产品。 英伟达试图推出B30进一步阉割版,但单价仅H20一半,吸引力有限。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超160亿美元,国产替代加速,企业有更多选择,不再被动等待进口。 黄仁勋2025年内三次访华,试图稳固市场。 5月,他表示中国AI市场未来两到三年达500亿美元,错失将造成巨大损失。 7月访华期间,美国批准H20出口,但附加条件,要求英伟达上交中国销售收入15%。 这相当于政策抽成,让公司里外不是人。黄仁勋在采访中强调中国市场至关重要,但禁令已导致营收超100亿美元蒸发。 英伟达供应链本土化努力失败,美国工程师缺口达40%,人力成本高企。 转移东南亚产能也遇瓶颈,硅晶圆供应依赖中日。黄仁勋的游说虽暂缓禁令,但中国企业已转向自主路径,英伟达生态优势渐失。 中国国产芯片崛起势头强劲,华为、摩尔线程等企业营收激增。 2025年上半年,摩尔线程营收7.02亿元,超过前三年总和,通过科创板上市。 寒武纪和海光产品在数据中心渗透率上升,初步打破英伟达垄断。专家指出,经过多年研发,中国已能生产替代H20的芯片,性能相当。 AI芯片自给率从2024年的14%升至2025年的42%。 政府鼓励企业避免使用英伟达产品,尤其在国家安全领域。 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战略布局。英伟达以往靠软硬件绑定延缓国产进程,但现在中国生态独立化提速,用户有得选。市场预测,国产份额将继续扩大,英伟达需面对长期份额流失。

0 阅读:109

猜你喜欢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