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美国拼了命想拦着钱学森回国,却从来不敢动暗杀的念头。不是他们心善,是真没那个胆子 —— 你以为钱学森只是个埋首实验室的科学家?人家当时可是正儿八经的美国陆军上校,五角大楼的门想进就进,跟逛自家后花园似的,手里攥的全是美国军方都得供着的硬技术。 钱学森能有这待遇,跟他的老师冯・卡门脱不开关系。 冯・卡门是谁?那是美国航空界的 “定海神针”,连美国陆军航空队都得请他当顾问,空军早期的发展计划、甚至二战后期的空中战略,好多都是他牵头定的。 钱学森作为冯・卡门最得意的弟子,早早就跟着老师扎进了美国军方的核心项目里。 更关键的是,钱学森还深度参与了美国的 “回形针行动”。 二战刚结束那会,美国怕德国的顶尖科学家被苏联抢走,专门搞了这个行动,筛选、拉拢德国的火箭专家、航空工程师。 冯・布劳恩这些后来撑起 NASA 火箭项目的人,当年就是钱学森跟着团队去德国评估、挖回来的。 这意味着什么?美国军方从高层到科研圈,都把钱学森当成 “自己人”,知道他不仅懂技术,还懂怎么整合顶尖人才,这种人要是没了,美国想在冷战初期跟苏联拼航空、拼导弹,进度至少得拖好几年。 再说钱学森自己搞的事,加州理工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现在是 NASA 的重要合作伙伴,当年可是钱学森跟着冯・卡门一起搭起来的。 他是实验室早期的核心研究者,主导过美国最早的喷气式飞机试验,连后来美国第一代导弹的技术基础,都有他的心血在里面。 那会儿美国刚打完二战,正着急搞新型武器对抗苏联,钱学森脑子里的东西,比任何现成的武器都值钱。 他们宁愿把钱学森软禁起来,也不敢动他一根手指头 —— 万一杀了他,这些技术没人能完整接过来,损失的是美国自己的国防实力。 1950 年钱学森提出要回国,美国立马慌了神。 先是吊销了他的安全许可证,不让他碰核心项目,接着又把他软禁在加州帕萨迪纳的房子里,出门都得有人跟着,连电话都被监听。 但就算这么防着,他们也没敢往 “暗杀” 上想。 首先是国际舆论扛不住,钱学森当时在全球科学界都有名气,英国、法国的不少科学家都跟他有合作,要是他不明不白死了,国际社会肯定得炸锅。 美国一直标榜自己 “尊重人才”“自由民主”,真干出暗杀科学家的事,脸就全丢光了,以后再想从别的国家挖人才,谁还敢来? 其次是美国国内的人心不能乱。那会儿美国还有不少华人学者在搞科研,像杨振宁、李政道当时就在美国高校做研究。 要是钱学森死得蹊跷,这些人肯定会恐慌,觉得美国连为自己效力过的华人都下得去手,说不定就会想着离开。 还有 NASA 的 “香火” 问题,现在 NASA 里好多早期的工程师、科学家,要么是钱学森的学生,要么是跟着他的论文、思路搞研究的。 要是当年美国杀了钱学森,这些人心里能痛快?搞不好会消极怠工,甚至在关键项目上给美国添乱。 美国军方和 NASA 都不傻,不会为了拦一个人,把整个科研体系的人心都搞散了。 说到底,美国不敢暗杀钱学森,根本不是什么 “仁慈”,而是算透了利弊。 他们敢阻挠,敢软禁,但就是不敢下死手 —— 因为杀了他,付出的代价比留住他、甚至最后放走他,要大得多。 这也从侧面说明,真正有价值的人才,从来都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当年美国拼了命想拦着钱学森回国,却从来不敢动暗杀的念头。不是他们心善,是真没那个
小茹吖
2025-10-18 22:53:51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