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如今终于明白:难怪俄军苦战 3 年多,始终打不赢乌克兰! 打了 3 年多,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始终没拿到预想的结果,普京现在应该彻底琢磨透了 —— 不是俄军士兵不够拼,而是这场仗从一开始就跳出了 “纯军事对抗” 的圈子,背后牵扯的国力消耗、地缘变化,早把局势拖成了一场对俄罗斯不利的持久战。 先说最现实的问题,国力消耗。一场战争就是烧钱的无底洞,俄罗斯的钱包早就扛不住了。 2023 年俄罗斯的军费开支直接飙到了 GDP 的 6.2%,比战前的 2.8% 翻了一倍还多。 这钱花在哪了?光坦克、装甲车这些重装备,前两年就损失了快 4000 辆,得不停从库存里翻旧装备翻新,甚至把上世纪 80 年代的 T-62 坦克拉出来改造。 士兵的补给也成了难题,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里提过,去年冬天俄军前线士兵的防寒服、热食供应都出现过断档,连无人机这种消耗品,都得靠国内企业紧急扩产才能勉强跟上。 反观乌克兰,虽然自己没多少产能,但西方的援助就没断过 —— 美国前前后后给了近 800 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欧盟也凑了 500 多亿,光去年一年就运过去 1000 多辆装甲车、200 多套防空系统。 一边是自己咬牙硬扛,一边是一群人 “输血”,这仗怎么快得起来? 国力跟不上,连带的影响力也掉了链子,最明显的就是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这事儿。 以前俄罗斯一直把波罗的海当成 “家门口的缓冲区”,芬兰和瑞典中立了几十年,等于给俄罗斯多了一层安全屏障。 可俄乌冲突一打,这俩国家直接怕了,2022 年就联名申请加入北约。 2023 年芬兰先正式入约,北约秘书长当时就放话,北约的边界一下子多了 1300 公里,全是跟俄罗斯接壤的。 这还不算,北约很快就在芬兰部署了多架 F-35 战机,还有英国、德国的联合部队,等于直接把防御圈推到了俄罗斯家门口。 其实俄罗斯不是没想法,要想快速结束战争,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切断乌克兰的 “外部输送通道”—— 毕竟乌克兰的武器、粮食、民生物资,大多靠从国外运进来。 可这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登天还难。为啥?因为这些通道大多在战场之外,俄罗斯根本没法硬来。 乌克兰的外部通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陆路,通过波兰、罗马尼亚这些北约国家,把西方援助的武器、弹药运进来。 俄罗斯总不能派兵去北约国家拦吧?真要是动了北约的地盘,等于直接跟北约开战,俄罗斯可没这个底气。 另一条是海路,主要是黑海的粮食运输。 而且联合国一直在从中协调,俄罗斯要是彻底封死黑海,会得罪不少依赖乌克兰粮食的发展中国家,反而让自己在国际上更孤立。 普京现在应该也明白,这场战争早不是 “拿下几个城市” 的问题,而是西方通过持续 “输血” 乌克兰,拖垮俄罗斯国力的消耗战;是北约趁机东扩,压缩俄罗斯地缘空间的布局战。 俄军苦战 3 年多没赢,根源就在这里 —— 你在跟乌克兰打仗,对手却不止乌克兰一个。
乌军死守高地拒绝投降?10月18日,俄罗斯测试炸弹之王:现场让俄军难以置信来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