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18年,好色的张敬尧,看上了曾国藩的曾孙女,想仗势强娶。没想到一进门

千浅挽星星 2025-10-18 21:45:39

[微风]1918年,好色的张敬尧,看上了曾国藩的曾孙女,想仗势强娶。没想到一进门,女孩的父亲迎过来只说了四个字,就让张敬尧打消了取亲的念头。   事情的起因是曾国藩的曾孙女,曾宝荪从英国留学归来后,创办了一所名为“芳艺女校”的学校,张敬尧在开学典礼上一眼就相中了她,随后便气势汹汹地上门提亲,他盘算着,娶了曾国藩的后人,仕途上脸上都有光。   面对这位比自己还小15岁的军阀,曾广钧没有慌张,他主动迎出门,不等对方开口,上来就行了晚辈礼,还说了四个字:“督军老伯”。   这一下,直接把张敬尧给整不会了,他本是来求亲的,结果辈分瞬间被抬到了天上,承认吧,这亲就没法提了,哪有爷爷娶孙女的道理;不认吧,又显得自己没文化,连所谓的“世交”都不知道。   曾广钧这一招,可以说是专门针对张敬尧的,张敬尧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是个十足的“军中恶霸”,不仅好色,还爱讲排场,但他本质上就是个没什么文化的武夫,对家族历史和传统礼法几乎一窍不通。   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张宗禹,跟曾广钧的祖父曾国藩,在镇压捻军时是生死对抗的死敌,曾广钧正是抓住了他这一点无知,编造了一段“曾国藩当年保荐过张家先人”的往事,把死敌说成了世交。   事后,曾广钧还在长沙城里大肆宣扬这门“亲事”,宁可自己背上“巴结军阀”的骂名,也要把这个辈分陷阱钉死,张敬尧就算再残暴,也扛不住“爷爷娶孙女”这种能让全城人戳脊梁骨的丑闻,最终只能铁青着脸带人走了。   整场风波中,曾宝荪自始至终没有出面,父亲用一句巧妙的谎言,为她保住了婚姻自由。   这场风波之后,曾广钧父女和张敬尧的人生道路彻底走向了不同方向,曾家父女走向了建设之路,而张敬尧则一步步滑向毁灭。   曾宝荪继承了曾家的学识修养,更感激祖母郭筠的开明——祖母没有给她裹小脚,支持她读书,还送她去英国留学,让她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留英女性。   后来,她把这份幸运转化成了更大的责任,为了感念祖母“艺芳老人”的恩情,她终身不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教育。   她创办芳艺女校,坚信“结婚顶多教养十个子女,致力于教育可培养几千个孩子”。她认为,“教育才是永久的国防”。   抗战期间,她坚决不撤校,还作为中国首位女性在英国公开演讲,争取国际上的支持,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家国天下,被誉为“万千学子之母”。   而张敬尧的人生则一直在走下坡路,从盘踞湖南的“张毒”,他从盘踞湖南的“张毒”,到1926年被北伐军击败赶走,他所依赖的暴力掠夺手段,在时代发展中根本站不住脚。   最后,他堕落成勾结日本关东军的汉奸,1933年在北平被特务刺杀,落得个身败名裂、死于非命的下场。   回头看,曾广钧用读书人的智慧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仗,他保住的不只是女儿的婚姻自由,更让中国留住了一颗重视教育的文明火种。   信源:齐鲁壹点 想轻松了解真实的民国?看看这本历史通俗读物  

0 阅读:81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