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台湾地下党员张志忠年轻时的照片,他被捕后受了4年酷刑,妻儿也为他而死,国民党

风城高山 2025-10-18 15:37:35

这是台湾地下党员张志忠年轻时的照片,他被捕后受了4年酷刑,妻儿也为他而死,国民党特务头目谷正文更是在晚年称他是“唯一的硬汉”,可为何直到1998年,他才被中共追认为烈士呢?   张志忠的名字,在台湾左翼地下党组织的历史中,并不显赫。他不像谢雪红那样早早成为领导人,也不像彭明敏那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他是那种典型的“基层硬骨头”,在风声鹤唳的年代,穿梭在台北的大街小巷,传递情报、掩护同志、策动工潮。   他的真实身份即使在组织内部,也只有极少数人知晓。正因如此,1949年岛内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时,他仍坚持了下来,继续活动。但敌强我弱的现实不容乐观,1950年他最终被捕,落入了国民党特务机关之手。   台湾在1949年之后进入长达几十年的戒严时期,白色恐怖成为常态。情报机构如毛细血管般渗透进社会的每个角落,稍有异动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在这种环境下落网的共产党人,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张志忠被捕后,遭受了极其残酷的刑讯,牙齿被打落,肋骨被打断,甚至被吊在水牢中数日。   更令人痛心的是,为了逼供,国民党情报部门还将他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一并抓捕,最终两人先后死于非命。   张志忠却始终未开口,哪怕只透露一个名字。谷正文晚年回忆说,张志忠是他见过最难“撬开嘴”的人,甚至到了最后,不得不承认对方的“顽固”是一种真正的信仰。   但从张志忠被捕的1950年,到他被正式追认为烈士的1998年,这中间隔了整整48年。犹如一场迟到的葬礼,令人感慨又忍不住追问:为什么这么久?其实答案并不复杂,只是说出来让人沉重。   1949年后,岛内共产党组织几乎被连根拔起,幸存者极少,情报链条中断,很多地下党员的身份和历史资料无法核实。张志忠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事迹被深埋在敌方的卷宗里,组织上长期无法确认他的具体身份和牺牲情况。即便是后来几位在政治气候较为宽松时期获释的地下党人,也难以提供足够的证明材料。   再加上两岸长期对峙,交流受限,很多原始档案无法调阅,导致张志忠的烈士身份一直悬而未定。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两岸关系出现一定缓和,部分历史档案得以公开,才有研究者在台湾“保密局”旧档案中找到相关审讯记录,确认了张志忠的身份。   与此同时,大陆方面也有学者在采访谷正文时,听到了这位老人对张志忠的评价,这才引发更深入的调查。   1998年,有关部门依据新发现的档案资料,最终确认张志忠为中共地下党员,并追认为革命烈士。这一决定虽迟,但意义重大,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更是对历史真相的还原。   谷正文的评价并非溢美之词,而是基于切身接触后的真实感受。在那样一个毫无人权保障的年代,犯人如草芥,酷刑是家常便饭,能够在几十种刑具下挺过来的人寥寥无几。   张志忠不仅挺过来了,还在监狱中坚持传递情报,鼓舞其他被捕的同志。他被关押的那几年,台湾“新生报”上不时刊登“匪谍被判死刑”或“共党间谍枪决”的消息,但没有一次提到他的名字。   因为他没有供出任何人,组织也没有“确认”他。他就像一块沉石,沉得太深,以至于几乎被遗忘。但正是这些沉石,撑起了那段地下斗争的暗流涌动。   张志忠的故事,不只是对个人的缅怀,更是对那段历史的注脚。他代表了一整代在台湾坚持斗争的共产党人,他们没有鲜花掌声,没有镁光灯聚焦,甚至连名字都没留在史书中。   张志忠的照片如今还摆在台北一家历史研究者的书桌上,照片中他还年轻,眼神里没有怨恨,只有坚定。这种坚定,穿越七十年风雨,终于在1998年得到了迟来的认可。 素材来源:血染台湾的“红色特工” 2025-10-13 20:13·人民日报

0 阅读:60
风城高山

风城高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