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上央视新闻了!四川,95后女生为了赚外快,竟然到路边卖煎饼,利用自己绘画优势,定制“有温度”的煎饼,做出各种动漫人物,比如喜羊羊,蜡笔小新等等,日均卖五六十个,变身“煎饼主理人,“画饼充饥”在此刻具象化!网友:美术生就业方向! 这位被网友称作“画饼姐”的95后女生姓曾,大学读的是艺术设计专业,主攻卡通方向,毕业后顺理成章成了少儿美术老师,在教培机构待过,还打理过自己的小画室。 只是画室后期持续亏损,不得不关停,之后入职公司的工作也没做太久就辞职了,那段时间她心情低落,身体状态也跟着变差。 今年6月,她在成都抚琴夜市闲逛时突然有了想法——这里烟火气足,却没有能把绘画和美食结合的摊位,她想做些既好看又好吃的东西,让自己的手艺有用武之地。 创业的念头不是一时兴起。 她之前刷到宝妈用蔬菜汁做宝宝辅食的视频,早就动过将天然色素融入食物的心思,加上2023年和丈夫去泰国游玩时见过手绘美食,两个灵感撞在一起,手绘煎饼的雏形就有了。 她花了近一个月在家琢磨,从摊饼的力度到面糊的稠度反复试验,彩色“颜料”更是下了功夫,绿色最初用菠菜汁,发现小朋友不喜欢味道就换成抹茶,红色用火龙果,黄色靠鸡蛋牛奶调和,这些配方里还有营养师妈妈帮忙把关的细节,确保没有人工色素,吃着放心。 8月正式出摊时,生意远没现在火爆。一天下来挣不到200块,多数人只是好奇地张望,很少真的掏钱购买。 她没气馁,每天和丈夫分工明确,丈夫早上9点就出门采购新鲜果蔬,出摊后负责排号维持秩序,她则埋头在铁板前创作。 顾客要的图案五花八门,简单的蜡笔小新几分钟就能成型,复杂的定制图案得耗上20分钟,从勾勒边框到填充色彩,每一步都不能急。铁板温度高,面糊凝固快,稍微手抖线条就歪了,她练得手腕发酸,有时一天站四五个小时,结束后连抬胳膊都费劲。 国庆假期成了转折点,随着游客增多,她的煎饼在社交平台上突然走红。现在每天下午5点出摊,队伍早就排开了,线上号一个小时能排到30多号,算下来要忙到深夜才能收摊。 基础款煎饼15元一份,定制图案按复杂程度加价,上不封顶。五月天的粉丝带着阿信和粉丝共创的“卜卜”胡萝卜图案来定制,花20元买到手,捧着拍半天照舍不得吃; 天津来的游客专门排队,说要先带回酒店欣赏,留到第二天当早餐;还有家长为孙子定制柯南图案,就为哄孩子开心。煎饼翻面的瞬间最热闹,图案露出来时,现场总会响起一片惊叹声。 央视点赞转发后,“美术生就业方向”的讨论彻底热了。有人觉得屈才,说美术专业毕业该去画室、设计院,不该摆摊卖小吃。但了解她经历的人都清楚,这份工作从来不是“掉价”的选择。 她没丢过自己的专业,把课堂上练了千百遍的线条功底用在铁板上,将对色彩的敏感度转化为果蔬汁的精准配比,甚至因为顾客的需求,不断拓展自己的绘画范围。 普通煎饼靠薄脆和酱料取胜,她的煎饼多了份情感价值,食客买的不只是食物,更是一份被用心对待的惊喜。 这事儿最打动人的,从来不是“走红”本身,而是普通人在生活里的巧思与坚持。她没被职业身份困住,也没因创业初期的冷清放弃,只是把热爱放进烟火气里,用“特长+刚需”的组合找到自己的位置。 职业从没有高低之分,能把擅长的事做成受人喜欢的事,能靠双手把日子过好,就是最实在的成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没想到上央视新闻了!四川,95后女生为了赚外快,竟然到路边卖煎饼,利用自己绘画优
名城探寻
2025-10-18 12:55:31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