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明明已经滚到37万亿了,为什么还没暴雷?其实说白了,美债已经出事了,只不过美国短时间不会这么倒下,美国如今的状况有点类似温水煮青蛙,虽然水温慢慢升高,可还是能勉强撑住。 美债并不是真的没有风险,而是这些风险被某些因素暂时压住了,短时间内看不到崩盘的迹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元的霸权地位,全球交易,特别是石油交易,都得用美元结算。 先得搞清楚,37 万亿美元的美债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按美国 3.3 亿人口算,平均每个美国人要背负 11 万美元的债务,相当于普通美国人两年多的工资总和。 而且美债还在以每天差不多 100 亿美元的速度增加,2024 年一年就新增了 2 万亿美元。这么庞大的债务,之所以没立刻暴雷,首先是因为美国有 “美元霸权” 这个 “护身符”。 美元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全球超过 60% 的外汇储备、40% 的国际贸易结算都用美元,这就意味着很多国家不得不持有美债来维持外汇储备的稳定性和国际贸易的便利性。 其次,美国有一套成熟的 “借新还旧” 机制,这也是它能撑住的关键。美债并不是到期一次性还清本金,而是通过发行新债来偿还旧债的本金和利息。 2024 年,美国到期的美债本金约为 7 万亿美元,利息约为 6500 亿美元,美国财政部通过发行新债筹集了 7.8 万亿美元,不仅覆盖了到期债务和利息,还多筹了一点钱用于政府开支,这种 “拆东墙补西墙” 的玩法,只要还有人愿意买新债,就能一直循环下去。 而目前来看,除了各国央行,美国国内的养老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也是美债的重要买家,2024 年美国国内投资者持有美债的比例超过 55%,这部分 “内部需求” 稳定了美债的发行市场,让 “借新还旧” 能继续运转。 但千万别以为这样就没事了,美债其实早就出问题了,只是问题在慢慢发酵。最明显的就是利息压力越来越大,2024 年美国支付的美债利息达到 6500 亿美元,超过了国防预算(6200 亿美元),成为联邦政府第三大支出项目,仅次于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 而且随着美联储之前连续加息,美债的发行利率也在上升,2024 年新发行的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突破 4.5%,比 2020 年的 1.5% 翻了三倍,这意味着未来美国要支付的利息会越来越多,相当于 “温水” 的温度在不断升高。 2025 年,预计美债利息会突破 7000 亿美元,占 GDP 的比重将达到 3.2%,创下历史新高,这会进一步挤压政府在教育、基建等领域的开支,形成 “债务越滚越大,利息越付越多” 的恶性循环。 另外,美债的 “吸引力” 也在悄悄下降,这是更隐蔽的问题。2024 年,海外投资者增持美债的规模只有 2000 亿美元,比 2021 年的 5000 亿美元少了一大半,不少国家都在悄悄减持或调整持仓结构。 比如印度 2024 年就减持了 1200 亿美元美债,转而增加黄金储备;巴西也将美债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 60% 降到了 55%。 虽然目前还没有国家大规模抛售,但这种 “缓慢撤离” 已经说明大家对美债的信心在减弱,就像青蛙慢慢感觉到水温不对,开始有了逃离的念头,只是还没到必须跳走的时刻。 还有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问题,这是美债不断扩大的根源。2024 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达到 1.8 万亿美元,占 GDP 的 6.5%,远超 3% 的安全线。 政府收入不够花,就只能靠发债来补窟窿,而随着利息支出增加,赤字会进一步扩大,又需要发行更多国债,形成 “赤字 - 发债 - 利息增加 - 赤字扩大” 的死循环。 现在美国政府之所以还能撑住,是因为经济还没出现大幅衰退,税收能维持一定规模,同时美元霸权还没出现根本性动摇,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如果未来经济衰退导致税收减少,或者更多国家开始放弃美元结算,美债的 “温水” 就可能突然变成 “沸水”,到时候想撑也撑不住了。 其实从历史上看,没有哪个国家能靠不断发债维持长久繁荣,美国现在的做法只是延缓了问题的爆发,而不是解决了问题。 就像温水里的青蛙,现在还能勉强适应水温,但随着债务规模扩大、利息压力增加、美元霸权削弱,水温会越来越高,总有一天会达到临界点。现在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的暂时稳定,美债的问题从来都不是 “会不会暴雷”,而是 “什么时候暴雷”。 所以说,美债没暴雷不是因为没事,是因为美元地位还在,借新还旧的游戏还能玩下去,还有人愿意接盘。但债务涨得比经济快,利息压得喘不过气,外面去美元化又在推进,内部犹太和昂撒的矛盾还没解决,这些问题堆在一起,迟早会爆发。 信源:新浪财经《每个美国人平均背债超78万元,达利欧警告:美债处于非常危险拐点》
美债明明已经滚到37万亿了,为什么还没暴雷?其实说白了,美债已经出事了,只不过美
烟雨评社
2025-10-17 14:51:03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