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去上海看病,在一家食堂吃饭。服务员看副司令穿着破衣服

哈皮的高高 2025-10-16 19:10:30

1980年,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去上海看病,在一家食堂吃饭。服务员看副司令穿着破衣服,嘲笑道:“衣服这么烂,该送到博物馆了!”副司令也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对服务员说:“我女装都穿过……” 童炎生1911年出生在江西安福县一个农民家庭,那时候家里穷,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小时候帮家里干农活,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从基层干起,先当班长,后来升排长。1932年调到湘赣边区红军独立第三团,当排长,还担任湘赣军区敌后挺进大队分队长和茶陵攸县莲花游击队队长。在一次战斗里,全班被白军包围,他指挥大家冲出去,过程中一颗化学炮弹爆炸,炸伤左腿。因为没好医疗条件,他自己剪掉伤口烂肉,用草药敷上,伤口慢慢好转。不久后又在战斗中为掩护营长撤退,左膝盖中弹,从此左腿残疾,走路瘸拐。1933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和湘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开始后,童炎生调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当连长和连政治指导员,后来升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第二师第二旅第四团政治处主任、苏中军区第三特务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等职。1938年韦岗战役,他作为连长指挥部队伏击日军运输队,开枪射击带头冲锋,部队击溃敌人,缴获武器。1944年在苏中军区当团政委,战斗后检查缴获土造手榴弹,一颗爆炸,右手五个手指炸断。送到医院,从手腕截肢,伤口没完全好就回部队,又做第二次手术,最终右手臂截肢,成为独臂军人。他还参加黄桥战役等行动。 解放战争时期,童炎生任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司令员,苏北军区泰州军分区司令员。参加苏中七战七捷战役,在渡江战役中担任第一渡江司令部司令员,指挥部队渡过长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苏北军区参谋长、江苏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0年率领江苏省代表团参加全国民兵代表大会。 童炎生的妻子徐敏是新四军女兵,1942年冬天调到二旅四团供给处工作,两人结婚后,他继续在前线作战。徐敏不嫌他残疾,两人互相支持。他在部队里一直保持艰苦朴素作风,衣服破了补补接着穿,从不讲究吃穿。1980年他到上海治病,就是因为左腿旧伤反复发作,那时候医疗资源集中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部队安排他去那边治疗。 1980年夏天,童炎生到上海治病,住在延安饭店。去军级干部食堂用餐时,他起身接过餐盘,肩头旧衬衫裂开一道口子。坐在旁边的两个青年人看到,说衣服这么烂该送到博物馆了。童炎生笑着回应说女装都穿过。青年人说都80年代了还翻那些陈谷子烂芝麻干什么。童炎生说时代在发展他不赞成老是那么清贫特别是青年人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他没有意见问题是千万不要忘记艰苦奋斗。他解释红军时期穿过从土豪家里缴获来的女人衣服。 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刚起步,上海作为大城市,医疗水平高,医院像华东医院、瑞金医院集中顶尖医生和设备。江苏省军区觉得上海更有把握,才安排童炎生去那边看病。他不是普通人,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走过来,老革命,生活上没讲究,衣服破了补着穿。去上海不是旅游,是实打实看病,结果在食堂因为旧衣服闹出小插曲。 两个青年人看到他旧衣服裂开,说话带点刺耳,但反映当时社会氛围。人们观念朴实,说话不讲究分寸,可能随口说,没恶意,但多少看不起人。1980年,社会变化大,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城市注重穿着,尤其是上海,接触外面信息多,潮流感强。童炎生旧军装,在他们眼里显得土。部队待遇稳定,但工资不高,军人不讲究吃穿,所以他穿着比普通市民寒酸。 反过来,青年人看不惯旧衣服,也能理解。1980年,社会风气变,年轻人喜欢喇叭裤、的确良衬衫,军装常见,但破旧就不体面。童炎生和青年人,一个代表老一辈朴素,一个代表新时期观念,这碰撞挺有意思。社会对物质追求抬头,但对军人朴素作风理解淡化。战争过去几十年,新一代没苦日子,对老一辈艰苦朴素有点看不惯,甚至觉得落伍。 童炎生在上海衬衣撕破的事传到江苏省军区大院。人们议论,有人说他抠门儿,有人说他守旧,广大知情人夸他严己厚人助人为乐艰苦朴素。童炎生返回后,继续日常工作。他巡视训练场,观看士兵操练,用左手指挥。官兵在操场上列队,他检查装备,调整士兵姿势。大院生活有序,官兵整理内务时偶尔提起他事迹。知情人讲述他帮助下属事例,如分配物资优先他人。 童炎生身体状况渐差,左腿旧伤反复发作。他在北京医院接受治疗,医生检查骨头,确认骨癌。他坚持用左手写报告。1985年5月2日,童炎生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逝世消息传回大院,官兵集合,举行悼念活动。

0 阅读:0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

拖拖拉拉会变成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