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职称的“绿色通道”,咋还得交“课题买路钱”?是绿色通道开红灯还是绿色通道不

枫叶漫天 2025-10-15 19:10:02

教师评职称的“绿色通道”,咋还得交“课题买路钱”?是绿色通道开红灯还是绿色通道不绿色 最近是不是又在为职称的事儿上火了?我听说好多老师都在议论这个“绿色通道晋级”,名字听着挺唬人,实际操作起来却让人一头雾水。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早些年评职称,大家都得挤在一条道上,拼论文、拼资历、拼关系,把不少踏踏实实教书的老师给难住了。后来有人说,得给一线教师开条新路啊,于是就有了这个“绿色通道”。本来想着是给那些教学成绩突出、学生家长都认可的老师或者是农村老师行个方便,让他们不用跟年轻人抢名额。 可谁曾想,这好端端的政策执行起来就变了味。明明说是“绿色”,按理说应该更看重老师的实际教学能力,看课堂效果,看学生成绩,看家长评价。结果倒好,转头又搬出个“必须要有课题”的硬规定。 你说气人不气人?一个天天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从早读到晚自习,忙得连喝水都顾不上,哪来的功夫去搞什么课题?那些课题材料动辄几十页,要文献综述,要数据统计,要专家评审,这不就是变着法儿地给老师们添堵吗?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这个课题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到底有毛用?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搞这些噱头到底有啥用?怪不得有网友调侃说专业的事干的很扯蛋,扯蛋的事干的很专业,可就是因为缺了个课题,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反倒是那些教学水平一般,但会搞关系、会跑课题的人,顺着这个“绿色通道”轻轻松松就上去了。 这不就成了挂羊头卖狗肉吗?说是绿色通道,实际上比普通通道还难走。就像在高速路口设了个ETC专用道,等你开过去才发现,人家只接待特定型号的车。 我寻思着,制定政策的人是不是离课堂太远了?他们想象中的老师,好像每天上完两节课就没事干了,可以安心坐在办公室里搞研究。实际上呢?班主任要处理学生矛盾,任课老师要批改作业,毕业班老师要备战中高考……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难道不比那一纸课题更能说明一个老师的价值? 说到底,这个“绿色通道”要想真绿色,就得回到它的本意上来——让好的教书匠得到应有的认可。能不能少看几张纸,多看看课堂?少看几个印章,多听听学生和家长的声音? 希望哪天这个通道真能绿起来,让那些把心血都花在学生身上的老师,能够顺顺当当地往前走,而不是被这些花里胡哨的门槛绊住了脚。 幼儿教育大家说 教育 教师评职称该以教龄为主,还是以证书为主 职称新规解读 分享今日的感悟

0 阅读:47
枫叶漫天

枫叶漫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