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稀土,西方将遭遇更多痛苦,原因是他们顽固的傲慢与偏见。   不止《金融时报》

文史资鉴堂 2025-10-15 16:10:34

不止稀土,西方将遭遇更多痛苦,原因是他们顽固的傲慢与偏见。   不止《金融时报》,像《华尔街日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这些西方媒体,说起中国稀土时都一个调调,要么渲染中国垄断威胁,要么暗示西方只是暂不生产,压根不提他们如今陷入困境全是自己的傲慢与偏见闹的。   现在西方在稀土上的苦头才刚显山露水,往后只会更难受,这都是他们当年种下的因。先说说那所谓的 “不屑生产”,纯属自欺欺人的说法。   西方的稀土资源其实一点都不少,美国有大名鼎鼎的芒廷帕斯矿,当年也是全球重要的稀土产地;丹麦的格陵兰岛更厉害,南格陵兰岛的科瓦内湾矿床,稀土氧化物储量排全球第二,铀储量还能排第六。   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国家手里也攥着不少稀土矿。要是真愿意搞,怎么会缺稀土?可他们早年偏偏选择了躺平,把开采权封起来,一门心思从中国买。这背后哪是什么不屑,分明是算盘打得太精,觉得中国的稀土又便宜又好用,犯不着自己费力。   早年间中国的稀土卖得有多便宜?说出来都让人咋舌,每公斤才 18 块人民币,而国际市场上转手就能卖到 1000 美元一公斤。   那会儿中国以仅占全球约三成的稀土储量,供应了全世界九成多的市场,西方坐着就能拿到廉价原料,自然懒得花心思搞自己的产能。   日本把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只拿三分之一用于生产,剩下的全当成战略储备存起来,摆明了就是薅着中国的羊毛,还想着给自己留后路。   这种坐享其成的日子过久了,傲慢劲儿就上来了,觉得中国永远会为他们提供廉价资源,压根没考虑过供应链安全这回事。   西方媒体在这事儿上的操作更是把偏见体现得淋漓尽致。就说格陵兰岛那个稀土项目吧,中国盛和资源作为股东参与开发,明明已经解决了环保和技术难题。   当地还能每年多拿 2 亿美元税收、多些就业岗位,可《华尔街日报》、美国之音这些媒体硬是把这事炒成了 “中美竞争”,跟着当地反对党喊 “环保风险”,最后活生生把项目搅黄了。   他们绝口不提西方自己早年放弃开采的历史,反而天天盯着中国的出口政策说三道四。   2012 年美国、欧盟、日本联手把中国告到世贸组织,说中国稀土出口限制 “违规”,可实际上那会儿中国的出口配额每年都用不完,2013 年只出口了 2.29 万吨,离 2.4 万吨的配额还差一截。   他们不是买不到,就是嫌涨价了,不想再花高价买,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只许自己占便宜,不许别人护资源。   现在报应来了,西方的稀土供应链快扛不住了,这痛苦全是自找的。美国好不容易有个 MP 公司,算是本土稀土产业的 “独苗”,可这家公司去年 80% 的收入都来自卖给中国盛和资源的稀土精矿,因为他们自己根本没法加工重稀土。   像制造 F-35 战斗机、电动汽车永磁电机必需的镝和铽这些重稀土元素,美国连分离的生产线都没有,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能搞重稀土分离。   MP 公司喊着要投资 10 亿美元建完整产业链,可到现在重稀土分离还没个准信,就算建起来,产能也远跟不上需求。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算是中国境外最大的稀土分离企业了,可照样得把氧化物运到中国来精炼,专家都说至少 2026 年前他们还得依赖中国。   欧盟更头疼,新能源汽车产业离不开稀土永磁体,可八成以上的原料都得进口,中国一调整出口政策,他们的车企就面临成本暴涨、产能受限的难题。   CNN 自己都承认,中国在稀土加工领域占全球 92% 的份额,这是绝对优势,美国想反击都没辙。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报告更直接,说美国短期内根本没法替代中国,要么供应链中断,要么只能坐下来谈判,怎么选都得疼。   西方早年享受着中国稀土带来的红利时,对中国的环境破坏视而不见。中国为了供应全球,长期无序开采,山林变沙地,农田荒芜,废矿渣堆成山,环境代价大了去了。   后来中国搞出口配额、加强环保治理,本是合情合理的事,西方却跳出来指责 “垄断”。这就是他们的偏见,只许自己舒舒服服用廉价资源,不许资源输出国保护自己的环境和利益。   那些觉得西方不屑生产的网民,要是知道这些内情,估计得醒过神来。西方哪是不屑,分明是当年太傲慢,把便宜占惯了,放弃了自己的产能。   现在想捡起来,才发现产业链断了、技术跟不上了,连环保审批都能把项目拖黄。这就好比天天吃现成的,突然断了供,自己连灶台都不会搭了。   接下来西方的苦头还得接着吃。新能源、军工这些关键领域都离不了稀土,他们越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就越会发现处处受制 —— 建生产线要时间、砸钱,环保标准卡得严,技术难题绕不过去,这些全是当年傲慢留下的坑。   中国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能卖廉价原料的国家了,稀土提炼技术全球领先,供应链也多元化,西方想回头再占便宜,门儿都没有。说到底,西方现在的痛苦,就是为当年的傲慢与偏见买的单,这单还得慢慢付。    

0 阅读:0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