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挨着俄罗斯的几个国家突然集体搞了个大动作,立陶宛先喊出退出,拉脱维亚、爱沙尼

文史资鉴堂 2025-10-15 14:09:53

最近挨着俄罗斯的几个国家突然集体搞了个大动作,立陶宛先喊出退出,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紧跟着表态,波兰和芬兰也很快跟上,清一色宣布要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   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要知道这公约是 1997 年签的,160 多个国家都认,核心就是不准用、不准造、不准存杀伤人员地雷,现在这几个国家扎堆 "退群",明显是冲着当前的安全局势来的。   这话得从 3 月份说起,当时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 —— 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国防部长就凑一块儿发了联合声明,直接说要退出这个公约。   他们在声明里把原因摆得明明白白:现在安全环境太不稳定,俄罗斯对 "欧洲 - 大西洋共同体" 的威胁一直在,要是还被公约捆着手脚,国防上就少了灵活性和选择自由。   说白了就是怕俄罗斯,想把地雷这玩意儿重新当成防御武器用。到了 6 月底,这三国真就动手了,一起向联合国提交了退出文件。   立陶宛外长布德里斯还特意在社交平台上说,这决定不是随便做的,就是为了保卫国家、人民和每一寸北约领土。   拉脱维亚外交部也跟着解释,退出了才能更灵活地保安全,增强威慑力;爱沙尼亚外长更直接,说退约后国防军就能随便选需要的武器系统了。   按照公约规矩,提交退出文件后得等 6 个月才正式生效,也就是说这三国年底前就能彻底摆脱限制。   波兰在这事儿里算是最积极的,刚宣布退约两天,就喊着要恢复生产杀伤人员地雷。波兰国防部长科西尼亚克 - 卡梅什在记者会上说得挺硬气:波兰和邻国不能受制于那些阻碍我们决策的公约。   他手下的副部长贝伊达更实在,直接告诉媒体,波兰至少需要 100 万枚地雷,国有的军备集团已经准备好接手生产了。   其实从 2022 年俄乌冲突一开始,波兰就没闲着,跟波罗的海三国一起搞重新武装,军费硬生生提到了 GDP 的 5%,比北约要求的 2% 高出一大截,还计划在边境建 600 个堡垒,现在退约搞地雷,算是把防御计划补全了。   更让人关注的是芬兰,这个跟俄罗斯有 1340 公里边界的北欧国家,6 月里议会以 157 票赞成、18 票反对的压倒性票数通过了退约决定,7 月初就正式给联合国提交了退出文书,要到 2026 年 1 月才生效。   芬兰外交部说,这都是因为安全环境恶化,退约后就能把地雷重新放进防御手段里,但还会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也支持公约的人道主义目标。   其实芬兰早就在琢磨这事儿了,他们国防部长哈卡宁之前就说,研究俄乌战场案例发现,大规模布雷特别管用。   要知道冷战时芬兰就造过地雷,比如能绑在树干上的 PM-68,还有只要 60 克炸药就能伤人的 SM 65-9,加入公约后才停了产,现在退约,估计工程师们要重新设计新型号了。   为啥这些国家突然集体 "退群"?核心还是俄乌冲突闹的。他们的军事战略家都觉得,跟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比起来,自己这边处于劣势,而地雷是低成本又有效的防御手段。   按照他们的打算,退约后会在边境和关键通道布地雷阵,把反坦克地雷和杀伤人员地雷混着放,这样既能挡装甲车,还能防排雷的人,等于给边境加了道铁丝网都比不上的屏障。   这几个国家有个共同点,全跟俄罗斯接壤,芬兰的边界线还特别长,人口又比俄罗斯少得多,这种不对称的压力让他们更想靠地雷来补防御短板。   不过这事儿也引来了不少反对声音。当年推动公约的加拿大前外长阿克斯沃西就警告,这四国退约会加速全球秩序瓦解,搞不好会成军控机制崩溃的起点,他还联合人道主义组织给加拿大外交部写信,怕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确实有这风险,乌克兰 6 月底也启动了退约程序,泽连斯基说因为俄罗斯没签这公约,不退出就太吃亏,没法有效自卫。   更关键的是地雷对平民的威胁,非政府组织地雷监测器统计,全球还有近 70 个国家受 1.1 亿枚地雷影响,2023 年就有 5757 人触雷伤亡,大多是无辜平民,这些地雷埋在地下多年还能炸,一旦这些国家重新布雷,以后的人道主义麻烦可不小。   现在这几个国家已经开始铺路了,立陶宛和芬兰官员都透露,2026 年就要开始自己生产地雷。北约内部对这事儿也没明确反对,毕竟这些国家是北约的 "东大门",他们加强防御其实也符合北约的整体利益。   只是当年花了大力气搞起来的禁雷共识,就这么被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冲得七零八落,以后会不会有更多国家跟着退约,边境上的地雷阵会不会变成新的安全隐患,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