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还是太着急了,一下子从地道里钻出来7000大军,重新控制加沙地区。以色列军方宣布,在交换人质以后,以色列军队下一阶段要监督拆除,加沙地区所有地道系统。 加沙那些地道真不是随便挖的土沟,2021 年哈马斯自己公布的 500 多公里总长可不是吹的,要知道伦敦地铁总里程也就 400 多公里,这地下网络的规模简直能撑起一个 “加沙地下王国”。 这笔账得好好算算,哈马斯为了这些地道花了血本。从 2009 年开始折腾,前后投了数千万美元,还专门养着一支 900 人的专业挖掘团队天天开工,挖一条像模像样的地道就得耗 3 个月,单条成本直奔 10 万美元。 按以色列媒体的估算,每米地道要砸 200 到 300 美元,整个系统算下来总造价得 1.5 亿美元,这对被封锁的加沙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更关键的是这些地道的设计堪称专业,分了三层结构:10 米深的浅地道连着火箭发射井,20 到 30 米深的中地道存着弹药和粮食,75 米深的深地道直接藏着指挥中心,还配齐了电力、通风和通信系统,比不少地上建筑都齐全。 2025 年停火后哈马斯从地道里一下子钻出 7000 名武装人员,这场景直接暴露了地道就是他们藏兵屯粮的核心据点,没有这些地下通道,别说掌控加沙,能不能保住有生力量都难说。 以色列对这些地道的忌惮早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借着人质交换的契机提拆地道,摆明了是早有准备。 他们专门搞了套 “福音” 人工智能系统,靠着卫星图像、无人机信号和通信监听,能把地道的坐标精准定位出来,以前要一周才能确认的目标现在 30 分钟就搞定,一天能生成 100 个打击点,2023 年 “铁剑” 行动里靠着这系统炸了 1.2 万个目标,效率高得吓人。 更狠的是他们还有不用炸药的 “新系统”,2025 年 8 月在拜特哈嫩地区封堵一条 7 公里的中央地道,直接泵了 2 万多立方米密封材料,堵得严严实实,同期还拆了 2.4 公里的配套设施。 早在 2014 年 “护刃行动” 时,以军就一口气毁了 32 条地道,其中 14 条都挖到了以色列境内,那时候就摸清了哈马斯地道的套路。 哈马斯这波急于掌控加沙的操作,等于是把自己的软肋主动亮给了以色列。加沙被封锁这么多年,物资补给全靠地道续命,不管是粮食、燃料还是武器零件,大多得通过地下通道输送,甚至连哈马斯的指挥体系都藏在 75 米深的地道里。 2025 年停火后他们动员 5 万人维持秩序,表面看是掌控力强,实则暴露了对地道的依赖 —— 要是没这些地下据点藏人存物,别说动员兵力,恐怕连自身生存都成问题。 以色列显然看透了这一点,监督拆除地道根本不是简单的工程作业,而是要彻底切断哈马斯的补给线、藏身地和指挥链,等于直接抽走他们掌控加沙的根基。 更要命的是哈马斯想重建地道难如登天。以前挖地道还能偷偷运进混凝土加固,现在以色列盯得更紧,建材走私难度倍增,而且每条地道要 3 个月才能成型,900 人的团队连轴转也赶不上拆除速度。 2017 年以军就用新系统摧毁过一条千米长的地道,当时那条地道离以色列居民区不到一公里,配有完整的电力通信设备,却还是没逃过被摧毁的命运。 如今有了 AI 系统加持,哈马斯挖地道的动静根本瞒不过以军的监测,刚挖一点就可能被定位打击,等于陷入了 “挖了被拆、拆了再挖” 的死循环。 哈马斯刚换完人质就急于宣示主权,本质上是想靠着地道网络稳住加沙局势,却没想到这反而让以色列找到了下死手的理由。 这些花费十余年、耗资上亿美金建成的地下网络,既是他们的作战堡垒,也是生存命脉,一旦被彻底拆除,别说攥住加沙,能不能在加沙立足都得打个大问号。以色列这步棋算是掐准了要害,毕竟敲掉地道这个 “命根子”,比单纯消灭几支武装力量管用多了。
就在昨日美国战争部突然宣布了!10月14日消息,美国战争部(五角大楼)被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