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乌克兰国防宣布 10月14日,乌克兰国防部长什梅加尔透露,他与欧盟外长卡拉斯在基辅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会谈。整场交流的核心其实很明确:乌克兰战事未止,想知道欧盟后续还能提供多少支持。 这场被外界称为续命谈判的闭门会议,背后是乌克兰战场胶着的现状。就在三天前,乌军在顿涅茨克发起的闪电反攻虽然摧毁了12辆俄军T-90坦克,但自身也付出了伤亡200余人的代价。更严峻的是,冬季即将来临,前线士兵的防寒装备和能源补给已亮起红灯。而欧盟此前承诺的8亿欧元越冬援助,至今仍有3亿欧元停留在成员国账户上。 欧盟的援助困境在卡拉斯的表态中可见一斑。她虽然宣布再追加1亿欧元用于购买发电机和避难所物资,但提到冻结俄资产援乌计划时,语气明显犹豫:方案仍在讨论,成员国内部存在法律和责任分担的顾虑。事实上,欧盟内部早已分裂成两大阵营:波兰、立陶宛等东欧国家要求立即动用被冻结的1400亿欧元俄资产,而奥地利、比利时等西欧国家担心此举会引发俄罗斯的法律报复。这种分歧直接导致原计划10月初通过的军援方案被搁置。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欧盟自身的财政危机。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乌克兰2025年需要384亿美元外部融资,但欧盟27国中有19个国家财政赤字超过GDP的3%。德国工业联合会近日警告称,如果继续大规模援乌,德国制造业成本将再增加12%,可能导致50万产业工人失业。这种经济压力正在转化为政治阻力——意大利极右翼政党兄弟党已公开宣称,若赢得明年大选将停止对乌援助。 乌克兰的焦虑还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变局。泽连斯基计划17日访美与特朗普会谈,但这位美国总统已多次暗示将削减对乌援助。更让基辅不安的是,特朗普在与卡拉斯的通话中,要求欧盟承担70%以上的援乌费用。这种甩锅策略让欧盟陷入两难:如果拒绝,可能失去美国的安全庇护;如果接受,成员国间的财政矛盾将彻底激化。 在这场博弈中,乌克兰的筹码正在减少。尽管乌军在卢甘斯克收复了3平方公里土地,但俄军在扎波罗热的防御工事已形成纵深体系。更致命的是,俄罗斯近日恢复了对敖德萨港口的导弹袭击,导致乌克兰粮食出口量暴跌40%,直接影响其每月15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这种经济绞杀迫使乌克兰不得不加大对欧盟的求援力度。 欧盟的应对显得力不从心。卡拉斯此次带来的欧洲安全行动计划(SAFE),虽然包含武器生产合作和技术交流,但具体资金分配仍未明确。更讽刺的是,欧盟委员会刚刚通过的40亿欧元宏观金融援助中,竟有20亿被指定用于采购无人机,而这些装备最快要到明年2月才能交付。前线士兵对此的评价一针见血:我们需要的是能挡子弹的防弹衣,而不是画在纸上的无人机。 这场会谈的结果或许在开始前就已注定。欧盟能给出的,不过是更多的空头支票和政治话术。而乌克兰真正需要的,是能改变战场态势的重型武器和持续的资金流。当卡拉斯的专机离开基辅时,机场外仍有数百名失去家园的民众在寒风中抗议——他们举着的标语牌上,不要欧元,要和平的字迹格外刺眼。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基辅冲突 基辅会晤
10月13日,欧盟外长卡拉斯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她在社交平台X上写道,乌克兰人
【5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