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必须意识到,俄罗斯打得越久,诉求就会越多。俄罗斯1年1700亿美元军费,三年多几千亿美元砸下去,付出了这么大代价。俄罗斯要求的停火条件就会越来越苛刻。 在东欧平原上,炮声一天比一天密,乌克兰的阵地摇摇欲坠,而谈判桌上的纸张却越来越厚。俄罗斯砸下重金,条件一步步加码,这场拉锯战到底谁先撑不住? 这场冲突从2022年2月拉开帷幕,到现在快四年了,俄罗斯把东部地区当成自家地盘,死死咬住不放。克里姆林宫那边,把这事叫“特别军事行动”,说是要维护安全底线。说实话,俄罗斯的投入真不是闹着玩的。2025年国防预算直接飙到13.5万亿卢布,折合1700亿美元,比去年涨了25%,这在苏联解体后头一遭。 钱都砸哪儿去了?前线补给、武器生产、士兵保障,一笔笔账单堆起来,够让财政部门挠头的。想想看,一年就1700亿,三年多下来,总军费轻松破万亿。 这不是小数目,俄罗斯经济得勒紧裤腰带,能源出口赚的钱大头都转到军工上了。工厂加班加点,生产线24小时转,弹药消耗一天几万发,仓库空了就补,补了又空。俄罗斯高层公开表态,准备打十年,口气硬邦邦的。 乌克兰这边靠西方援助苦苦支撑,但援助的弦越来越紧。美国国会辩论来辩论去,欧洲能源危机闹得街头抗议不断。俄罗斯看准了这点,谈判时步步紧逼。2025年5月,伊斯坦布尔第一次重启对话,俄罗斯扔出条件:乌克兰得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扎波罗热撤军。 这还不够,还得加政治条款,去掉所谓“纳粹化”影响,永久中立,不让北约插手。 6月2日第二轮,俄罗斯更狠了。要求乌克兰军队规模上限,武器类型和数量都得限死,等于把基辅的军力卡得死死的。 还得冻结动员,停下西方军援。这条件听着像战败条款,乌克兰自然咽不下,但俄罗斯仗着前线推进,卢甘斯克全境6月底拿下,扎波罗热核电站周边也控住了。 谈判间隙,俄罗斯抛出换俘协议,7月23日第三轮就兑现了,双方各放了上千人。 表面上看是善意,骨子里是拖时间,等着乌克兰筹码一点点漏掉。俄罗斯还跟美国私下接触,8月阿拉斯加那轮,提了战略武器减半换东部四州认可,试探西方底线。 这不光是双边事,还牵扯全球格局。俄罗斯跟巴西换铁矿拿武器,跟印度用卢布结算能源,慢慢搭起绕过西方的经济圈子。 说到底,俄罗斯打得越久,底气越足。三年多砸进去几千亿,换来军事优势,谈判条件自然水涨船高。从2022年早期草案,到现在2025年,俄罗斯的胃口从领土要到政治改组,全覆盖了。 乌克兰的时间窗口在缩,美国援助从2022年的高峰,到现在讨论“值不值”,欧洲反战声音越来越大。俄罗斯知道这点,故意放烟雾弹,局部休战、换俘一出,国际舆论松动,乌克兰的外部靠山就晃了。 而联合国框架下,多边努力,推动公平方案,才是正道。尊重各国主权,停火是第一步,但得基于互谅互让。俄罗斯的条件听着苛刻,但根子在实力对比上。乌克兰得认清现实,别指望战场翻盘,那代价更大。中国支持和平进程,欧亚稳定对大家都有利。俄罗斯付出了这么大代价,不会轻易收手;乌克兰继续硬扛,国际耐心耗光了,谈判桌上的让步空间就没了。 现在10月了,对话又卡壳,克里姆林宫说“严重暂停”。 俄罗斯还在东部推进,乌克兰的能源设施挨炸,民生苦哈哈的。时间不是中立者,它偏向有耐力的那一方。 俄罗斯的逻辑简单:多花钱多占便宜。乌克兰得醒醒神,别让时间成敌人。我们老百姓看热闹不嫌事大,但真希望早点停火,重建家园。中国一贯站和平一边,支持通过谈判化解矛盾。
俄罗斯通过土耳其向基辅传话:若未来一周内,若乌克兰未停止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袭击,
【43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