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好友病重,男子去看望,好友一把抓住男子的手,声音颤抖着恳求:“老弟啊,

文人学社 2025-10-14 10:00:18

湖南湘潭,好友病重,男子去看望,好友一把抓住男子的手,声音颤抖着恳求:“老弟啊,我走了之后,你能不能照顾一下我那患有智力障碍的儿子?”男子拍着胸脯说:“你放心!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孩子就不会饿着!” 据2025年9月7日报道,好友离世后,杨文光第一时间将孩子接到自己家中。孩子当时已经 12 岁,智力水平却停留在幼童阶段,不会自己穿衣、吃饭,甚至无法清晰表达需求。 杨文光从未有过照顾特殊孩子的经验,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每天清晨,他比往常早起一个小时,帮孩子穿衣、洗漱,耐心教孩子用勺子吃饭,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直到孩子能笨拙地将食物送进嘴里。 晚上,他会给孩子讲故事,虽然孩子未必能完全理解,但看着孩子逐渐放松的神情,杨文光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杨文光调整了自己的工作节奏。 他原本在一家工厂做技术工,需要经常加班,为了能按时回家给孩子做饭、辅导简单的生活技能,他主动申请调换到白班岗位,收入减少了一些,却换来了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 工厂同事知道他的情况后,有时会主动帮他分担部分工作,让他能早点下班。 杨文光也会在休息时,带着孩子去附近的公园散步,教孩子认识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尝试和其他小朋友简单交流,一点点帮孩子打开心扉。 孩子偶尔会因为无法表达需求而哭闹,杨文光从不急躁。 他会蹲下来,轻轻拍着孩子的背,耐心观察孩子的举动,猜测孩子的想法。 有一次,孩子指着冰箱哭闹不止,杨文光以为孩子想吃零食,拿了好几样孩子平时爱吃的东西,孩子却还是哭闹。 后来他才发现,孩子是想喝冰箱里的牛奶,只是不知道怎么说。 从那以后,杨文光会把家里常用的物品贴上简单的图片标签,教孩子通过指认标签来表达需求,慢慢帮孩子建立基本的沟通方式。 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杨文光的情况后,也主动提供帮助。 社区居委会为孩子申请了特殊教育补贴,联系了专业的康复机构,定期派康复师上门为孩子进行免费的康复训练。 康复师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从简单的肢体协调训练到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一步步帮助孩子提升。 社区还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看望孩子,陪孩子做游戏、读书,让孩子感受到更多关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他不仅能自己穿衣、吃饭,还能简单地回答一些问题,看到杨文光回家会主动打招呼,甚至会帮杨文光递东西。 有一次,杨文光感冒发烧,躺在床上休息,孩子竟然端来一杯温水,虽然水洒了一些,却让杨文光感动不已。 他知道,自己的坚持没有白费,孩子正在一点点进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杨文光的事迹在当地慢慢传开,越来越多的人被他坚守承诺、无私奉献的精神打动。 有人主动提出要为孩子捐赠生活用品,有人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帮杨文光照顾孩子,还有企业为杨文光提供了收入更高的工作机会,让他能更好地支撑这个特殊的 “家”。 面对这些善意,杨文光总是心怀感激,他说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帮助,未来他会继续好好照顾孩子,不辜负好友的托付,也不辜负大家的关心。 在杨文光身上,我们看到了承诺的重量,也看到了人性的温暖。 一句简单的承诺,他用日复一日的行动去兑现,用爱心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长。 这份坚守,不仅改变了孩子的生活,也温暖了身边的人,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更多人相信,只要心怀善意、坚守责任,就能为身边的人带来希望与温暖。

0 阅读:53

评论列表

假的真的

假的真的

2
2025-10-14 10:26

[赞][赞][赞]

省府2015

省府2015

1
2025-10-14 10:57

[赞][赞][赞]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