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蒋介石来到峨眉山向老道请教是退守西南好还是台湾好,老道沉默了片刻,然后令人

轩叔观察 2025-10-13 10:32:21

有一天蒋介石来到峨眉山向老道请教是退守西南好还是台湾好,老道沉默了片刻,然后令人捉来一只饥饿的雄鸡,让它立于地上,随即又在鸡的腹部下面地上放了一粒米,其实这种传说令人怀疑,很可能是某些人附加的故事。[无辜笑]   1948年末辽沈战役的惨败使国民党军队损失近五十万兵力,东北全境易手,军事溃败引发连锁反应,蒋介石政权的统治根基开始动摇,作为南北交通枢纽的徐州一旦失守,长江以北将无险可守,这个判断很快在淮海战役中得到验证。   为争取美国支持,宋美龄于当年十一月访美,然而在与马歇尔的会谈中,美方明确表示不再提供军事援助,这份拒绝背后,是美国政府对国民党政权腐败低效的彻底失望,与此同时国统区经济已濒临崩溃,金圆券改革不足半年即告失败,物价每小时都在上涨,市民用麻袋装钱购买日用品成为常态。   面对经济乱局,蒋经国在上海发起“打虎运动”,试图以铁腕手段整顿市场,当他查到孔祥熙家族掌控的扬子公司涉嫌囤积居奇时,却收到蒋介石“就此止步”的密令,这场虎头蛇尾的改革,彻底暴露了国民党内部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   军事政治的双重危机中,桂系势力趁机发难,白崇禧从武汉发出“亥敬电”,公开要求蒋介石下野,李宗仁则提出“和谈”主张,试图与共产党划江而治,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宣布愿意下野,但他同时密令将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秘密运往台湾,为日后布局。   在决定退守方向时,蒋介石最初属意西南,重庆作为抗战陪都,拥有完善的防御工事和工业基础,但谋士张其昀提出了更具战略眼光的建议,退守台湾,他从四个维度论证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两百公里宽的台湾海峡堪称天然屏障,解放军当时尚无渡海作战能力,台湾岛物产丰富,稻米年产可达百万吨,能保障军民生计,毗邻冲绳、菲律宾的美军基地,便于争取国际援助,岛内经过“二二八”事件后的整肃,反抗力量已被削弱。   这个方案最终被采纳,1949年1月蒋介石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先行部署,蒋经国则负责将中央银行的九十二万两黄金及故宫文物秘密运台,这些措施为国民党政权保留了最后的资本。   同年12月蒋介石飞抵台北,此后他多次在日记中反思失败原因,军队派系林立指挥失灵,土地改革半途而废失去农民支持,金圆券改革失控导致经济崩溃,以及党内腐败蔓延无法遏制,尽管认识到这些问题,他在台湾的统治仍延续着威权模式,直到晚年才推动经济建设,但在政治改革上始终步履蹒跚。   这段历史留给后人深刻启示:任何政权若不能解决民生问题,无法遏制内部腐败,即便拥有军事优势也难以持久,国民党政权从巅峰到溃败的历程,正是这个规律的生动注脚,如今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局面。 网友们议论纷纷: “老蒋败退台湾前还信算命求签这套,说明气数已真尽了,当年要是真退西南,估计解放全国还能再提前几年。”   “说来说去还是美国人不帮忙了,要不以长江天险怎么也能再撑几年,杜鲁门眼光毒啊,知道国民党烂泥扶不上墙。”   “最惨的是老百姓,金圆券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孔宋家族到现在在台湾还是豪门,果然打老虎都是打给别人看的。”   “张其昀这个建议确实高明,隔着海峡就是不一样,不过现在看倒是阴差阳错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故宫文物要是留大陆文革期间可能就遭殃了。”   “反思了半天也没反思到点子上,问题根本不是军事策略而是失了民心,四大家族贪了多少心里没数吗?”   如果当时蒋介石选择退守西南而不是台湾,两岸的现状会不会有所不同?   官方信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官网党史研究栏目

0 阅读:4130

评论列表

随缘

随缘

9
2025-10-13 18:50

第一次看见给嘴打码的,这长得该有多性感?

49xxx77 回复 10-13 21:26
异形那种舌头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