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贴好的喜字被撕成两半,门口还扔着半包没抽完的烟——这哪是送外卖,分明是来砸场子的!”这两天,武汉某小区业主李女士的爆料视频火了。画面里,她家防盗门上的红色喜字被撕成三截,旁边歪歪扭扭贴着张外卖订单,备注栏写着“麻烦贴喜字,谢谢”。可等骑手走后,李女士发现门上的喜字不翼而飞,监控里赫然拍着:穿黄色制服的骑手把喜字扯下来塞进外卖箱,转身就下了楼。 监控里的“暴脾气”:一张喜字引发的连环骂战 李女士的遭遇像面镜子,照出了外卖行业里那些“看不见的刺”。她家新婚,特意在门上贴了喜字,点外卖时还备注“麻烦别撕”。可骑手到楼下后,直接打电话吼:“门牌号被喜字挡住了,赶紧撕了!”李女士解释“这是喜事用的”,对方却撂下句“不撕我不送”,扭头就走。等她撕掉喜字重新下单,才发现第一个骑手根本没取消订单,而是把喜字揉成团扔在楼梯间。 这事儿一曝光,网友的评论炸了锅。有人骂骑手“没素质”,有人怪李女士“事儿多”,更有人翻出旧账:2021年嘉兴有骑手为看门牌撕春联,2024年十堰有销售撕福字换广告,现在连喜字都不放过?“这些人是跟红色纸较上劲了?”可当李女士放出完整监控,剧情却反转了——第二个骑手到场时,门牌号清晰可见,他盯着门上的喜字愣了两秒,最终还是把外卖挂在了门把手上。 喜字背后的“生存战”:算法压榨下的情绪失控 为什么一张喜字能点燃骑手的火?答案藏在平台的算法里。老骑手王师傅算过笔账:一单配送费4.5元,超时扣3元,投诉扣50元。像李女士这种老小区,没电梯、门牌被挡,送一单得花10分钟。“要是同时接5单,第3单超时就得扣钱,第5单投诉可能白干一天。”他说,去年冬天他因为门牌被春联挡住,在楼下冻了20分钟,最后还是自己掏钱给顾客买了杯热饮赔罪。 更扎心的是“隐形规则”。骑手小刘透露,平台要求“30分钟内送达”,但商家出餐慢、小区不让进、顾客不接电话,这些时间都得从骑手头上扣。“有时候真不是故意超时,是系统根本没给我们留容错空间。”他说,去年有个同行因为连着3单超时,在群里骂了句“这活不是人干的”,结果被平台封号7天,当月收入少了3000块。 从喜字到尊严:我们该不该对“暴脾气”宽容? 这事儿最扎心的,是网友的“分裂”。有人觉得“骑手不容易,撕张喜字不算啥”,可李女士的邻居王阿姨反驳:“我女儿结婚时,门上的喜字被小孩撕过,她哭了一晚上。喜字对中国人来说,是福气,是面子,哪能随便撕?”更有法律人士指出,骑手的行为涉嫌侵犯他人财产权,哪怕只是张纸,也该赔礼道歉。 但宽容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去年美团发布的《骑手权益保障报告》显示,62%的骑手曾因“情绪失控”被投诉,其中83%承认是“压力太大没忍住”。可平台的处罚却越来越严:从扣钱到封号,从培训到降级,骑手们像被绑在算法的战车上,越挣扎越疼。 写在最后:一张喜字撕开的,是整个行业的伤疤 李女士的喜字被撕了,可更该被“撕开”的,是外卖行业里那些看不见的规则。骑手们不是“情绪怪兽”,他们是被算法追着跑的普通人;顾客们也不是“事儿精”,只是想要一份基本的尊重。当一张喜字能引发骂战,当一次投诉能毁掉一天收入,我们是不是该问问:这个行业,到底怎么了? 最后想问问你:如果你遇到骑手撕喜字,会选择投诉还是理解?你觉得平台该不该给骑手更多“容错空间”?评论区聊聊吧,你的声音,可能正在改变这个行业的未来。 来源:头条热搜
“刚贴好的喜字被撕成两半,门口还扔着半包没抽完的烟——这哪是送外卖,分明是来砸场
自由芒果
2025-10-12 19:32:31
0
阅读:37
如果没有如果
除了门牌号没地方帖喜字了吗?
天佑我成
我不理解,骑手找单元门可以问路人,可以看旁边的单元门,如果单元号掉了或者掉色看不清是不是不用送了?如果晚上灯光不好看不见单元号是不是不用送了,如果新闻是真的,那这个骑手只是有点手欠,压力大的骑手早就去送下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