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一只鸽子?这得是金子做的吧?”当新疆阿勒泰市青河县原应急管理局局长马某某受贿案的判决书公开时,无数网友盯着屏幕上的数字直咂舌。4年里,这个退休干部收了95只“翻翻鸽”,总价值132.43万,最贵的一只足够在县城买套50平的小房子。更荒诞的是,他退休后还找企业主“借”了3万块——说是借,可谁都知道,这钱进了贪官的口袋,哪还有还的时候? 从“人民公仆”到“鸽子贩子”:一场持续4年的权钱交易 马某某的贪腐剧本,从2021年4月拉开帷幕。当时他刚当上应急管理局局长,某矿产公司副总周某某为讨好他,花1.4万买了只“翻翻鸽”。这只鸽子成了潘多拉魔盒的钥匙,此后三年,马某某像着了魔似的收鸽子:2021年3只,2022年8只,2023年56只,2024年28只。送鸽的人里,有矿业公司采矿队长卢某某,两个月送了48只,最多一次塞了28只;还有私营企业主宋某宇,出手就是30只,其中一只值18万,另一只值10万。 这些鸽子可不是普通家禽。“翻翻鸽”学名“筋斗鸽”,是新疆特有的观赏鸽,飞起来能连翻十几个跟头,姿态像在空中跳芭蕾。当地人爱它爱到骨子里,有人为了一只好鸽子能守在鸽舍旁看三天三夜。可当这种纯粹的热爱变成行贿工具,当官员把收鸽子当“雅好”,权力就彻底变了味。 “玩物丧志”背后,是权力失控的疯狂 马某某的贪腐轨迹,暴露出三个触目惊心的真相: 第一,他收的95只鸽子,几乎全是主动索要的。行贿者送钱他收,送鸽子他更收——这不是“被动受贿”,是明目张胆的“权力勒索”。 第二,他的贪欲随着职位膨胀。从商务委副主任到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再到应急管理局局长、国企董事长,职位越高,收的鸽子越贵。2023年他收了56只,2024年退休前又收了28只,像在跟时间赛跑,生怕“退休后没机会了”。 第三,他的“雅好”成了腐败的遮羞布。判决书里提到,他到案后主动交代了监察机关没掌握的137万受贿事实,家属退了161万,可还有24万没退。这哪是“爱鸽子”?分明是爱权力带来的特权,爱不劳而获的快感。 18万一只的鸽子,刺痛了谁的神经? 网友的愤怒像潮水般涌来:“原来‘玩物丧志’是真的,只不过丧的是公职!”“一只鸽子顶我十年工资,这官当得真‘值’!”“他收的不是鸽子,是老百姓的血汗钱!”这些质问背后,是公众对权力滥用的零容忍。 更讽刺的是,马某某退休后还在收钱。2024年12月,他找企业主“借”了3万,这3万块像根刺,扎破了“退休即安全着陆”的幻想。法律不会因为退休就网开一面,10年刑期、50万罚金,就是对他“贪到最后一刻”的惩罚。 权力不是“提款机”,雅好更不该是“遮羞布” 从贵州的“鸽子花王”郑成芳,到新疆的“翻翻鸽局长”马某某,这些落马官员用亲身经历证明:当权力失去监督,再高雅的爱好都会变成腐败的温床。郑成芳当县长后把网名改成“鸽子花王”,自诩纳雍的“王”;马某某为收鸽子,把管理对象当“提款机”。他们忘了,公职人员的“雅好”,从来不该由老百姓买单。 此刻,我们该问的不只是“一只鸽子凭什么值18万”,更要问:“如何让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答案或许在每一次对腐败的零容忍里,在每一份对公职人员的监督里,更在每一个普通人对公平正义的坚守里。 评论区聊聊:你身边有官员因“雅好”腐败的例子吗?你觉得该如何防止权力被“雅好”绑架?或者,你想对马某某和所有手握权力的人说些什么?你的每一条留言,都可能成为照亮黑暗的光。 来源:头条热搜
新疆乌鲁木齐,一大妈在站台等公交车时摔倒受伤,致10级伤残。大妈认为自己是被人故
【339评论】【14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