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
太乐观了,特朗普预测中国将恢复采购美国大豆,特朗普说:将在接下来举办的亚太峰会上向中国施压,必须购买美国大豆,让美国豆农放宽心。
紧接着白宫就跟着行动了。他们宣布要取消对豆农的补贴,这一下美国农民彻底坐不住了。
农民们直接喊话白宫,说他们要的是和中国的贸易、是中国的订单,根本不是那点补贴。
大家都清楚,之前美国单方面给中国输美农产品加高额关税,中国也采取了反制措施,给美国大豆加了税。这一加税,美国大豆的价格优势直接没了。
就拿之前的数据来说,本来美国大豆基础价比巴西还低40美元/吨,约合280元人民币。可加上34%的关税后,总成本飙到509美元/吨,而巴西大豆到岸价才420美元/吨。换算成人民币,美国大豆比南美大豆每吨贵出近千元,中国买家自然不会花冤枉钱。
中国可是大豆市场的“头号金主”,2023-2024年还买了2500万吨美国大豆,占美国出口的27%,甩开第二名欧盟好几条街。但关税一加上,中国买家直接用脚投票,从2025年5月起,对美国大豆采购降至零,这可是近30年来头一遭。
而且中国不是没需求,2024年中国光进口大豆就有1.05亿吨。只是这些订单全流向了巴西和阿根廷,没美国什么事儿了。
巴西这边,大豆出口占中国市场的份额从2018年的25%猛增到71.1%,2025年出口更是达到1.06亿吨,完全能满足中国的需求。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就在巴西布局了农业运输项目,港口、铁路修得顺顺当当,供货稳得很,质量还不比美国大豆差。这种情况下,中国凭啥非得买贵的美国货?
阿根廷也没闲着,直接宣布大豆出口税归零。结果短短两天就拿下70亿美元销售额,其中大半都是中国订单。美国大豆在旁边看着,根本没机会插足。
之前白宫也不是没给过补贴,2019年就有23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可美国农民早就不吃这一套了,伊利诺伊州大豆协会的托德・梅因说得实在,上一次补贴让美国丢掉了20%的市场份额给巴西,再也没拿回来。
这次特朗普又承诺未来十年给600亿美元补贴,可这钱最早要2026年秋季才落实,远水救不了近火。现在白宫还突然要取消补贴,农民们能不着急吗?
更让农民气不过的是,美国一边给农民画饼,一边还计划给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金融支持。而阿根廷正是美国大豆出口的直接竞争对手,这操作让美国农民直言“为什么要帮抢我们市场的对手纾困”。
就算补贴能及时到账,也填不上市场丢失的窟窿。大豆供应链涉及肥料、机械、仓储、运输等多个行业,支撑着美国4000多亿美元的经济。现在出口骤降,货运需求断崖式下跌,相关就业岗位岌岌可危。
艾奥瓦州的拖拉机公司今年拍卖的农业机械数量都增加了30%,全美最大的农机制造商约翰迪尔公司因为钢铁关税损失6亿美元,还裁员2500人。这连锁反应早就超出了农业本身,影响到了更多行业的人。
中国不买美国大豆,可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有准备的战略选择。贸易战一打响,中国就启动了供应商多元化战略,不光和巴西、阿根廷加深合作,还和19个拉共体国家建立了农业合作机制。甚至在巴西推动可持续农业合作,实现大豆采购100%可追溯,连“零毁林”标准的大豆都能稳定供应。
同时中国还在自家地里下功夫,推进大豆扩种计划。2024年国产大豆产量连续三年突破2000万吨,进口依存度从90%降到82%。虽然现在还得靠进口,但主动权越来越稳,根本不用再依赖美国大豆。
明尼苏达州四代农民达林・约翰逊急得直跺脚,他心里清楚,就算现在和中国达成协议,也赶不上今年的收获季了。而且供应链一旦固化,中国买家只会更倾向于“不找麻烦”的南美供应商。毕竟巴西大豆不仅便宜,还能用人民币结算,不用看美元波动和美国政策变脸的脸色。
美国大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都承认,高昂的关税已经“事实上切断了美国农民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联系”。这种情况下,特朗普还觉得能通过施压让中国恢复采购,实在是没看清现实。
农民们想要的不是空头支票式的补贴,是实实在在的订单,是稳定的贸易关系。之前因为关税丢了中国市场,现在补贴要取消,施压又未必有用,他们能不慌吗?
做生意讲究个划算,谁也不会放着便宜又稳定的货源不要,去买加了价还可能随时断供的商品。美国要是想不通这点,估计还得看着自家的大豆在仓库里继续积压。特朗普的乐观预测,在现实面前根本站不住脚,农民们的呼声,白宫怕是还没真正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