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于对巴基斯坦出手了!耿爽在联合国当众“开火”,直接剑指巴铁内部的恐怖组织,还给出了清晰建议,这一幕震撼全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0月6日,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的会议现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发言让不少人感到意外,他没有绕弯子,直接点名“俾路支解放武装”及其分支“马吉德旅”,呼吁将这个恐怖组织列入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名单。 这番表态之所以引发关注,不仅因为措辞罕见地直接,更因为它触及了中巴关系中一个长期存在却鲜少被公开讨论的痛点,很多人习惯把中巴关系简化成“铁哥们”的叙事,但现实远比这复杂。 过去几年里,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投资项目频繁遭遇袭击,仅今年前9个月就发生了27起针对中巴经济走廊的攻击事件,导致12名中国公民和45名巴基斯坦士兵丧生,这些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无数家庭的破碎。 当卡拉奇的中资工地传来爆炸声,当瓜达尔港附近的车队遭遇伏击,每一次袭击都在提醒人们,这条耗资550亿美元的经济走廊正面临严峻考验,耿爽的发言并非心血来潮。 早在今年9月,中国和巴基斯坦就已经向安理会提交了联合提案,希望通过国际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提案在安理会遭遇了阻力,美英法三国以各种理由拖延表决。 美国甚至声称这个组织和基地组织、伊斯兰国没有直接联系,这种说法在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联合国秘书长的报告明确提到,俾路支解放武装与多个国际恐怖组织存在勾连,制造了大量恐袭事件。 当西方国家对发生在自己土地上的恐怖主义零容忍时,却对巴基斯坦境内的暴力活动选择性失明,这种双重标准让人难以接受,俾路支省的问题根子很深。 这片占据巴基斯坦国土面积43%的土地,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却远低于全国平均线,71%的贫困率,12%的资源收益分成,这些冰冷的数字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不公式。 当地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孩子上不起学,这种被剥夺感为极端思想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恐怖组织正是利用了这种不满情绪,打着争取权益的旗号招募成员,实际上却在破坏当地仅有的发展机会。 更复杂的是外部势力的介入,印度长期通过阿富汗边境向这些武装组织输送资金和装备,今年还专门批准了超过2亿美元的所谓发展基金。 美国最近突然宣布与巴基斯坦合作开采稀有金属,还要使用距离瓜达尔港仅100多公里的帕斯尼港,这些动作看似各自独立,实则都在搅动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 巴基斯坦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既要维护与中国的传统友谊,又不得不考虑经济现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对这个国家至关重要,而贷款背后往往附带各种条件。 耿爽在联合国的发言传递出明确信号,中国不会坐视自己的公民和投资项目持续受到威胁,但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通过国际法律框架来实现。 制裁名单不只是一纸文件,它意味着冻结资产、禁止旅行、切断资金链,更重要的是,这能让国际社会形成共识,认识到恐怖主义不分国界,受害者也不该被区别对待。 中国在俾路支的投资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那条从瓜达尔港到新疆的通道,把原本需要35天的航程缩短到15天,让中国摆脱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 每年1200万吨的石油运输量,占到中国从中东进口原油的8%,这不仅关乎能源安全,也是连接南亚、中亚、中东和非洲市场的关键节点。 当这条通道因为恐怖袭击而中断,影响的不只是中巴两国,整个地区的互联互通都会受阻,真正的解决之道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中国在当地建学校、办职业培训,让天然气收益更多留在地方,这些措施虽然见效慢,却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地面貌,巴基斯坦需要拿出更大决心整顿内部治安,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管控。 国际社会也该摒弃双重标准,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恐怖主义,当发展取代暴力成为主旋律,当普通人看到希望而不是绝望,那些煽动仇恨的声音自然会失去市场。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中美将达成实质性协议!外媒援引专家观点表示,但美国要拿到需要的东西,都需要付出代
【79评论】【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