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钱学森在研发东风2号导弹时,发现射程不够,几乎所有人都建议要多加助燃

千浅挽星星 2025-10-11 15:42:27

1964年,钱学森在研发东风2号导弹时,发现射程不够,几乎所有人都建议要多加助燃剂。不料,一个小伙子站起来说:“不能加,一滴都不能加!而且要减少600kg助燃剂才行。”此话一出,全场一片哗然,可钱老却立刻陷入沉思。   当年,我国在钱学森的带领下我国导弹事业进展堪称飞快,但是在研发东风二号导弹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导弹射程不够,导致研发进度一直在原地踏步,众人绞尽脑汁还是想不到解决方案。   在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钱老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会议上几人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研究了一遍图纸,却还是找不出问题所在。   面对东风二号导弹因为射程不足而迟迟不达标的瓶颈,正当所有科科研人员都以刻板印象以为只要再加一些阻燃剂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再加一些阻燃剂试试吧” “嗯,我也建议再加一些,毕竟根本原因是动力不足,再加一些阻燃剂试试吧” ..............   钱老听着大家的发言陷入了沉思,他难道想不到这个解决方案吗,因为当时我国的基础物质相对薄弱,造一枚导弹相当于全国人民的血汗,如果增加阻燃剂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只会浪费人力和资源。   可是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方案吗,没有了,他缓缓抬头正当他要同意这个方案时,一位年轻的科学家脱颖而出,语气坚定表示他不同意这个方案,反而觉得继续增加燃料只会徒增浪费,不如换一种思想去考虑这个问题。   众人抬起头来看向这位年轻的科研人员面面相觑。王永志,当时非常年轻的科学家虽然名气不如钱学森 但才能和思维却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   钱老眼前一亮,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位年轻人,这时王永志看向他,在看向其他人纷纷投来了疑惑的目光解释道:“大家听我说,刚才我把所有图纸全都研究了一遍,图纸没有问题,问题就出在我们的思维上面”众人大惊脸色一变,顿时整个办公室都变得嘈杂起来。   这时钱老开口:“都安静,这样吵吵闹闹成何体统,我们坐在一起是在商讨而不是像菜市场一样吵吵闹闹,这让全国人民看见你们这样会怎么想?王永志,继续说一说你的想法”王永志看向钱老再看向众人的目光。   顿时眼神坚定的说道:“大家的思维都局限于动力上面,反而忽略了最重要且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那就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燃料会充分发挥,导致导弹携带的燃料减少从而产生现在的问题。   动力不足,如果减少燃料,不仅导弹的重量会减轻,还会使燃料充分发挥从而增加射程”众人陷入沉思,他们也的确的忽略了这重要的一点,从而证明王永志的思维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他经过了大量的计算得出的结论。   钱老饶有兴致的看向这位年轻人,众人面面相觑,也有人当面质疑他你的方案就一定可行吗?两个方案对比之下肯定是继续增加更为稳妥,你的方案虽然言之有理,但归根结底你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对吧?王永志深知,科技的进步是一步步突破常规出来的。   王永志眼神始终坚定的看向钱老,而钱老在经过深思熟虑再经过多方商讨之后,眼神逐渐变得锐利,最终决定采用王永志的方案 在前提减少600公斤阻燃剂的方案下 优化其他设计,提高东风二号的性能,这也为他们之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这期间王永志和他的科研团队废寝忘食,经历了不知多少个日夜,克服了不知多少困难,经历了无数次的模拟和实验,终于,他们成功了。   1946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开始按照模拟路线发射,所有人屏气凝神注视着这历史性的一幕,只听轰隆隆东风二号划破天空的声音,它像是一头雄鹰翱翔在天空,向着它的目的地飞去,穿过了安静的戈壁滩,划过了平静的天空,终于!   东风二号成功突破了射程达到了1200公里抵达了目的地,霎时间整个科研基地响起雷鸣一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众人紧绷的一根弦终于松了,众人开心的像个孩子一般,也有人热泪盈眶,嘴里还在囔囔道,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这是历史性的一幕,不应该被世人遗忘,钱学森眼神坚定的看向王永志,只见他缓缓点头,这无疑是一种肯定,是给他的逆向思维的一种肯定,也是给了王永志最大的肯定。   王永志热泪盈眶,他心里最后的一道防线没了,放声大哭了起来,没人知道他顶了多大的压力经历了多少困难,也没人知道他走到这一步有多不容易。   经此一战后,王永志一战成名,钱学森欣赏他的才能与思维,收王永志为他的“首席大弟子”。东风二号的成功无疑是中国航天事业巨大的突破,也标志着王永志成为中国航天事业重要人物的崛起。   无论是东风二号还是之后他带来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升空,他都在航天事业带来了不小的贡献,他告诉我们,科技就在于探索与创新,就是在一次次的突破中从而进步,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要勇于创新,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自己。 信息来源:《钱学森传》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