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港,被“釜底抽薪”!别以为它还能靠着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优势躺赚,中国的“冰

探修説 2025-10-11 14:34:18

新加坡港,被“釜底抽薪”!别以为它还能靠着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优势躺赚,中国的 “冰上舰队” 一出手,直接绕开了它赖以为生的 “海上收费站”,这哪是开了条新航线,分明是给旧的航运格局来了记降维打击。 这些年新加坡港有多风光?全靠马六甲海峡这道 “咽喉”。 亚欧贸易的货轮十艘里有七八艘都得从这儿过,不管是中国的家电、欧洲的汽车零件,还是东南亚的农产品,都得在新加坡港停一下、转个船,它光靠收港口费、搞物流补给就赚得盆满钵满。 说白了,这就是吃定了地理垄断的红利,不管船东愿不愿意,都得给它交这笔 “过路费”,妥妥的躺着挣钱的生意。 可中国压根不吃 “地理垄断” 这一套。最近宁波舟山港开出的那艘货轮就是信号 —— 装满了光伏组件、动力电池这些 “新三样” 和日用品,直奔北极东北航道,18 天就能到英国弗利克斯托港。 要知道以前走传统路线,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到欧洲,最少得 40 天,慢的时候要 50 天,这一下直接把时间砍了一半还多。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小打小闹的试航,而是正式开通的 “中欧北极快航”,青岛、上海、厦门这些港口的货都能装,终点还覆盖鹿特丹、汉堡这些欧洲核心港口,分明是要常态化运营了。 能做到这一步,背后是硬实力撑着。 一方面是气候变暖让北极航线的通航窗口期变长了,2025 年夏天东北航道能通航 120 天,航运价值一下就凸显了; 另一方面是中国的 “冰上舰队” 够给力,不管是装载量两万集装箱的大型货轮,还是配套的破冰保障能力,都能扛住北极的复杂环境。 这可不是临时找的捷径,而是 “冰上丝绸之路” 战略布局的落地,早就算准了要打破马六甲依赖。 这一下直接戳中了新加坡港的命门。以前它算准了亚欧货轮离不开马六甲,可现在高时效、低成本的北极航线摆在眼前,谁还愿意多花二十多天绕路? 尤其是动力电池、跨境电商这些讲究时效的货物,肯定优先选北极航线。 更要命的是,这只是开始,随着北极通航条件越来越好,分流的货量只会越来越多,新加坡港的中转量必然受影响,它那套 “收费站” 逻辑直接就失灵了。 说到底,新加坡港的底气从来不是自己的运营能力多牛,而是靠老天爷赏的马六甲海峡。 可中国信奉的是 “事在人为”,既然被地理条件卡脖子,那就另辟蹊径开新路。现在 “冰上舰队” 已经扬帆起航,18 天直达欧洲的时效摆在这里,新加坡港再想靠垄断吃红利,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这波 “釜底抽薪” 抽的就是它的地理垄断根基,也让全世界看清了:真正的航运话语权,从来不是靠天生的海峡,而是靠能开辟新通道的实力。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