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民党其实分两派:其一,是亲美派以马英九朱立伦为代表承认“九二共识”!他们跟

湖锦行 2025-10-11 13:23:03

台湾国民党其实分两派:其一,是亲美派以马英九朱立伦为代表承认“九二共识”!他们跟美国关系密切!完全听从美国的领导!其二、台湾本土派!以王金平为代表也就是马英九讲的所谓的黑金政治!他们从不提“九二共识”!跟美国几乎没有来往!国民党大多县市长都是这派的人!他们都只讲和平不讲统一!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国民党内部长期存在的两种发展思路,成了其前进路上的最大牵绊。而这种分歧的根源,要从国民党迁台后的发展说起。 早年蒋介石时期,党务高度集中,决策多围绕中央,到李登辉推动本土化政策后,地方势力逐渐崛起,农会、水利会等基层组织成了选举关键,慢慢形成“向外看”与“向内看”的两派。 亲美派认为,要稳住国民党的大局,必须靠“九二共识”搭建两岸交流基础,同时与美国保持互动,为台湾争取国际空间。 马英九执政时强调这一共识,朱立伦接棒后频繁访美,都是想靠“国际牌”巩固党在大局上的话语权。 而本土派的逻辑完全不同。王金平从早年当选“立委”起,就深耕地方网络,深知县市长等职位的关键在民生选票。他们很少提及“九二共识”,也不主动与美国打交道,怕这些话题触动选民敏感神经。 日常工作多围绕地方治理,比如解决农产销路、改善基础设施,目标就是牢牢抓住基层票仓。 在他们看来,国民党要生存,先得保住地方,至于“统一”“国际”这些大话题,不如“让民众过上好日子”实在。 可两种思路一碰撞,问题就暴露了。总统选举时,亲美派要谈两岸大局、国际合作;县市长选举时,本土派只讲民生、避谈统一,党内策略前后矛盾,选民看得云里雾里。 “到底国民党想走什么路线?”决策时更是拉锯:想推进两岸经贸合作,本土派怕影响地方利益;想倾斜资源给基层,亲美派又觉得“格局太小”。 2013年的“九月政争”就是典型,马英九与王金平的矛盾公开化,不仅耗损党内元气,更让民众觉得国民党“内斗大于做事”。 其实,这两派的目标本不该对立。“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的根基,没有这个基础,两岸交流就少了保障,地方民生也会受影响。 而地方民生是党扎根的土壤,忽略选民需求,再宏大的“大局”也落不了地。国民党如今的困境,不是缺人才、缺资源,而是缺“把两派拧成一股绳”的能力。 亲美派需要理解地方选民的实际需求,本土派也该明白,“和平”不能脱离“统一”的大方向,只谈和平不谈统一,终究是无源之水。 一个政党的强大,从不是靠派系博弈,而是靠目标一致。国民党要想重新赢回民心,首先得明确: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底线,“九二共识”不能丢。 其次要把地方民生与两岸发展结合起来,比如通过两岸经贸合作帮地方农产打开销路,让选民看到“坚持正确路线”的好处。如果继续陷在“向外看”与“向内看”的内耗里,哪怕有再多历史光环,也难有大作为。 毕竟,两岸民众期待的,是能推动和平统一、改善生活的政党;而国民党要做的,不是在派系里找平衡,而是在“团结”与“正确方向”上找突破。 唯有如此,才能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不负历史赋予的责任。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0 阅读:0
湖锦行

湖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