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李女士国庆回珠海,没买到火车票便花860元约了顺风车。途中被司机忽悠取消平台订单,私下转了600元。结果在贵州某服务区,她上完厕所发现司机拉着行李跑路,无奈报警。最终民警找到司机,帮她要回钱并取回行李,司机还因涉嫌非法运营被移交调查。这事不仅是“坑客”,还藏着不少法律风险。 一、事件还原:好心体谅司机,反被甩在陌生服务区 李女士国庆想从重庆回珠海,机票、火车票全没抢到,急着回家的她在平台花860元约了辆顺风车,下单成功时还挺庆幸“总算能回家了”。 10月4日一早,司机准时接她。路上两人闲聊,司机开始卖惨:“跑网约车太苦了,平台抽成高,一天下来赚不了几个钱。”接着就忽悠李女士:“你把平台订单取消,咱们私下交易,你能省点,我也能多赚点。” 李女士觉得司机跑长途不容易,心一软就同意了,按约定转了600元给司机。到了晚上,李女士在后排睡着了,凌晨5点左右,车子停在贵州一个服务区,司机说自己又困又累,想停车睡会儿。李女士怕他疲劳驾驶,也想下车活动,担心回来找不到车,还特意拍了车牌号,然后去了卫生间。 可前后就五六分钟,等她出来,车子居然没影了!李女士把服务区的车挨个找了遍,都没看到那辆车,这才反应过来:“司机是故意甩下我,拉着行李跑了!”她手里只有平台订车的号码,根本联系不上司机,当时天没亮,手机只剩15%电,孤身一人在陌生地方,差点吓哭,赶紧报警。 民警赶到后,先安慰她,又查询到网约车已经驶离服务区20多公里,联系交警在下一个服务区截住了司机。面对民警,司机还装无辜:“我打了个盹,以为她还在后座,就开车赶路了。”可李女士反驳:“我明明跟他说了才下车的,五六分钟就不见人,之前让我取消订单,根本就是早有预谋!” 二、法律拆解:司机不止“不地道”,还涉嫌3种违法 很多人觉得司机只是“缺德”,但从法律角度看,他的操作每一步都在“踩红线”,这3个法律后果必须拎清楚: 1. 私下交易+甩客,既违约又侵权 首先,李女士最初在平台下单,和司机、平台之间形成了服务合同关系,司机有义务把她安全送到目的地。后来忽悠李女士取消订单,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司机依然有履约义务。结果他拉着行李跑路,明显是违约,必须退还600元费用。 其次,行李是李女士的个人财产,司机代为保管却擅自拉走,不管里面有没有贵重物品,都侵犯了李女士的财产权。而且他把李女士甩在陌生服务区,凌晨天没亮,让李女士人身安全处于风险中,还造成精神惊吓,这也是对人身权益的侵害。 2. 拉行李跑路,可能构成侵占罪 根据《刑法》第270条,把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就构成侵占罪。司机明知行李是李女士的,趁她上厕所不备拉走,要是他主观上就是想占为己有(比如以为行李里有贵重物品),就符合“非法占有”的特征,哪怕最后被追回,也可能触及这个罪名的认定标准。 3. 脱离平台监管,涉嫌非法运营 顺风车有明确的运营规则,必须通过平台接单、交易,接受平台监管。司机让李女士取消订单私下交易,相当于脱离了正规监管,这种行为已经涉嫌非法运营。根据《道路运输条例》等规定,非法运营可能面临罚款,目前司机已经被移交当地运输执法部门,后续少不了处罚。 三、网友热议:司机是“装傻”还是“真误会”?评论区吵翻 这事曝光后,网友们几乎一边倒地骂司机,但也有不同观点碰撞: - “司机故意坑人”派:“这明显是早有预谋!先忽悠取消订单避开平台,再趁乘客下车跑路,还装无辜说‘以为她在后排’,谁信啊?五六分钟能睡懵到忘了乘客不在车上?”有网友吐槽,“李女士好心体谅他,他倒好,反过来坑人,太不地道了!” - “司机智商堪忧”派:“想占便宜也不动动脑子,乘客都拍了车牌号,还能跑掉?最后钱要退,行李要还,自己还得被查非法运营,偷鸡不成蚀把米,纯纯活该!” - “提醒乘客警惕”派:“这事也给大家提个醒,千万别信司机私下交易的话!平台订单虽然可能贵点,但有保障,私下交易出了事,连维权都难。李女士还算幸运,拍了车牌号还能找到人,要是没拍,行李和钱都没了。” 结论:坐顺风车,这些“坑”一定要避开! 李女士的经历虽然有惊无险,但也给所有乘客敲了警钟:坐顺风车、网约车时,别轻易相信司机的“私下交易”话术,平台监管才是保障自身安全和权益的关键。 另外,遇到这种情况要记住:第一,不取消平台订单,哪怕司机说破天,也别私下转账,一旦出问题,平台能帮着追溯;第二,保留关键证据,比如车牌号、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像李女士拍车牌号的做法就很对,方便后续报警查找;第三,及时报警,如果遇到被甩客、财物被拿等情况,别慌,第一时间找民警求助,别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司机是真的“睡懵了”,还是故意拉着行李跑路?如果是你,司机劝你私下交易,你会同意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果然,真的没想到,顺风车接单后加高速费?超7成人犯愁近7成乘客遇过顺风车
【27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