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好孩子!”山东潍坊一大学生国庆假期回农村老家,8天的假期里,他有7天半的时间都是在地里掰玉米,剩下的半天则是用来坐车返校,但他却一点不后悔,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多弯一次腰,父母就少吃一点苦!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极目新闻10月8日报道了一个暖心的故事,青岛农业大学的大一学生孟成8天的假期,他几乎都在家里掰玉米,唯一的休息时间,就是坐车回学校的那半天。 孟成家住在山东潍坊的一个小镇,家里有五亩玉米地,这年头,种地收成好不好,往往得靠天吃饭。 恰逢国庆期间,接连几天的阴雨让农田泥泞不堪,收割机根本进不去,玉米棒子已经被淋湿,稍不注意就会发霉、发芽,几个月的辛苦工作就白费了。 对于孟成的父母来说,尽管家里的水果摊生意好,正是挣钱的好时机,但也不能忽视这片五亩地的玉米,所以,家里的重担便落到了孟成的肩上。 他的父母五十多岁,常年在街头摆摊卖水果,国庆假期,街上人流如织,水果摊的生意格外好。 孟成的妈妈整天守在摊位上,生意忙不过来,而爸爸则忙着把水果运到摊位,偶尔抽空赶到田里帮忙收玉米。 家里的事虽然不少,但爸爸妈妈并不敢轻易放下摊位,生怕错过好时机,于是,孟成决定自己承担起这份责任。 回家的第一天,孟成便早早起床,带上母亲提前蒸好的白面馒头,便开始了漫长的收玉米工作。 他从来没觉得这是什么丢人的事,反而把这件事看得比去旅游更重要。 因为他知道,父母一整天都在为家里操劳,如果能多做一点,他就能让父母少受一些辛苦。 每天清晨五点半,孟成便从床上爬起来,带着一颗责任心,踩着湿漉漉的田埂,走向那片金黄的玉米地。 每一次低头掰下一个玉米棒,身上的汗水和泥土就会多一些,玉米叶的边缘带着小刺,每次擦到胳膊上,就会留下红红的印子。 他并不抱怨,只是默默地继续干,甚至连一声抱怨都没有,手心被玉米棒的硬壳磨得疼了,他也只是从兜里掏出一片创可贴,随便缠上,再接着干。 孟成怕停下来,怕太阳晒得玉米杆更脆,到时反而更难收。 不过,干了几天,他终于找到了几位同学来帮忙,刚开始两位朋友还觉得新鲜,甚至互相开玩笑,觉得这活儿比想象的简单。 可没过多久,他们便被玉米须弄得满脸痒,弯着腰久了,腰都直不起来。 一个同学还不小心被玉米叶迷了眼,孟成看在眼里,忙不迭地递水壶过去,手把手教他们怎样掰玉米,这样可以更轻松些。 他甚至安慰他们:“累了就歇会,咱不急,咱就慢慢干,别让爸妈操心。”在孟成的带领下,大家从早忙到晚,每当夕阳西下,三个人推着三轮车,装满了刚掰好的玉米,沿着泥泞的小路往家走,三人的影子在夕阳下拉得老长。 有一天晚上,他们干到晚上11点,田里的灯是孟成的爸爸专门给他们送来的充电灯。 灯光打在玉米堆上,映得孟成满头大汗,汗水顺着额头滴下来,打在泥土里无声无息。 他的爸爸站在一旁,看着他那一双满是泥点的鞋子,眼眶不禁红了。 他想劝孟成休息,但孟成却已经开口:爸,您回去帮妈妈吧,我跟同学能搞定,明天再拉两趟就收完了。 回家时,孟成的妈妈煮了碗鸡蛋面给他,他狼吞虎咽地吃了两大碗,还笑着说:今天比昨天快了不少,明天你不用给我蒸馒头了,买俩包子就行。 孟成并不是嫌母亲麻烦,他只是怕妈妈早起太累,想让她多休息一些。 看着自己这么辛苦干活,母亲心里也特别感动,尽管辛苦,孟成却从不抱怨。 他心里明白,这些工作并不是别人能代替的。只有自己在身边,父母才能少一点疲劳。 有人问他,国庆期间看着别人去旅游,心里是不是会有点羡慕? 他略一思索,回答道:怎么不羡慕?我之前和同学约好了去海边玩的。 但话锋一转,他又笑了笑:“不过,想想爸妈白天站摊,晚上还得惦记田里的玉米,我就没心思去玩了。我多做一点,他们就能早点收摊回家休息,比去海边玩踏实多了。” 孟成并不是不喜欢玩乐,而是他把父母的辛苦看得比自己假期的娱乐更重要。 他通过行动告诉我们:孝顺并不需要等到“以后”,只要能够分担一点父母的辛劳,哪怕是做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也能让父母少些疲惫。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里交流。
哈尔滨的肖某鹏,你出名了!不仅在山东,全国人都知道了,山东烟台,4人结伴
【363评论】【18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