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空袭重创乌能源,20亿欧元购气背后的生存危机 俄军对哈尔科夫和波尔塔瓦发

分享星辰 2025-10-10 09:09:03

俄军空袭重创乌能源,20亿欧元购气背后的生存危机 俄军对哈尔科夫和波尔塔瓦发动的大规模空袭,导致乌克兰天然气产量在短短几天内下降了60%。乌克兰被迫额外花费20亿欧元从国外购买44亿立方米天然气,约占乌克兰年天然气需求量的五分之一。在俄军摧毁乌克兰天然气生产设施后不久,乌克兰政府要求西方盟友向乌克兰提供修复受损能源设施的专用设备、额外的防空系统以及购买天然气所需的资金。美国彭博社报道称,乌克兰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其能源基础设施遭到俄军攻击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乌克兰国内生产受到的损害可能会加剧。实际上,俄军的空袭到现在不仅重创了乌克兰的能源部门,还重创了乌克兰经济的许多其他领域,严重削弱了乌克兰维持作战的能力。 这20亿欧元的购气款,更像一笔“续命钱”,却填不满能源系统千疮百孔的窟窿。天然气产量骤降只是冰山一角,乌克兰能源行业从业者安东·尼尔曼早就坦言,整个能源系统已经不堪重负,80%的基础设施要么被摧毁要么无法运转,损失高达560亿美元。电力产能从冲突前的55吉瓦跌到不足10吉瓦,连居民基本生活都撑不住,基辅、哈尔科夫这些大城市冬天不仅频繁停电,连供水都跟着中断,住宅因霜冻损毁的情况屡见不鲜。 向西方伸手要援助的背后,是乌克兰早已丧失的重建能力。特里波利热电站被摧毁后,官员直言得从零开始建,投资得翻三倍,可国库根本拿不出钱。修复一座变电站再快也要10天,工作人员超负荷连轴转,不少人熬不住直接离职。更讽刺的是,建防护设施需要175亿元人民币,预算却只够10%,还欠着施工企业的钱没给,连基础的防护都成了奢望。 西方的援助更像“杯水车薪”,难改被动局面。德国承诺的1亿欧元,对比修复和维护的实际需求,连零头都不够。乌克兰曾想靠“天然气换电力”跟摩尔多瓦互助,可切断俄罗斯天然气过境后,这张牌直接成了废牌。从欧盟买电的渠道也早达极限,夏季电力缺口都有2吉瓦,到了冬天缺口能飙到6吉瓦,所谓的“能源补给”根本跟不上消耗。 能源崩了,经济和战力自然跟着垮。87%的燃煤热电厂被彻底摧毁,42%的发电产能没了,工业生产直接被釜底抽薪。风电、太阳能这些“绿色能源”也没能幸免,哈尔科夫的地面太阳能电站全被砸毁,1.2吉瓦的光伏电站落在被占领土,连可再生能源的念想都变得渺茫。前线士兵的装备维护、后勤补给,哪一样离得开能源?能源系统瘫痪,等于直接抽走了乌军作战的底气。 泽连斯基曾喊出年底建1吉瓦能源设施的目标,可三个月过去只完成了60兆瓦,连10%都不到。就算按最乐观的估计,到2026年底最多恢复4吉瓦产能,前提还是俄军不再空袭——可这根本不现实。俄军的空袭从来都是“毁灭性打击”,目标就是削弱乌克兰的工业潜力和预算收入,打垮能源系统,就等于打垮了乌克兰维持战争的根基。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能源短缺,而是系统性的生存危机。20亿欧元买不来技术和产能,更买不来抵御空袭的安全。当能源命脉彻底攥在别人手里,所谓的“作战能力”,不过是强撑的假象。

0 阅读:174

猜你喜欢

分享星辰

分享星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