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奥有急事要求清场,特朗普没有搭理他,急的他当众递上小纸条 要说最近的白宫,怕是比好莱坞片场还热闹。前脚会议还没开完,鲁比奥就急得满头大汗,悄悄递上一张小纸条,场面一度有点尴尬。 可特朗普一脸云淡风轻,压根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新闻记者拍下了这一刻,大家都看明白了,这不只是个简单的清场请求,而是美国权力场里一场明着来的“抢话筒”大戏。如果连外交协议都得靠纸条“抢时机”,那美国政坛的规则确实值得琢磨。 那张纸条内容其实很直接,用词一点不拗口,意思就是特朗普必须第一个宣布协议。 美媒拍到照片后,外界一片哗然,大家都在琢磨:到底什么事让鲁比奥急成这样?但特朗普倒好,丝毫不受影响,继续在镜头前侃侃而谈,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事情背后的门道其实不难看懂,谁能第一时间开口,谁就能主导舆论。 这规律在特朗普政府里成了不成文的惯例,无论是当年朝美峰会,还是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墨边境协议,每次都得等他本人亲自上阵,才算数。 有专家直接点出,这种“总统优先发声”的做法,把本来属于国家层面的外交成果,变成了个人秀场。有人说,这像极了把白宫当做直播间,重大决策都变成了“特朗普时间”。 有关研究机构统计,特朗普上台后,七成重磅政策都是先在社交媒体上公布的。这种权力游戏,外人看着热闹,内部却早已习以为常。 其实也不能怪鲁比奥抓狂,毕竟在特朗普这里,谁抢到镜头,谁就是主角。特朗普本来就是媒体人出身,玩转镜头、制造冲突、抢占头条,这些手法信手拈来。 比如那次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他专门搞了场电视直播,把外交政策变成了现场表演。 甚至连诺贝尔奖提名这种事,都能用来包装成“和平缔造者”的形象,媒体上热闹非凡,实际效果却未必经得起推敲。 有趣的是,前阵子还出现了“中美元首会面”的乌龙新闻,结果被中国官方火速否认。特朗普团队倒是乐于炒作这种热点,哪怕是假消息,只要能抢到流量就算赢。 类似的事情也在印巴停火事件上演,印度官方压根没买账,巴基斯坦倒是积极配合。 专家分析,这样一来,外交政策越来越像社交媒体的快餐新闻,追求眼球效应,反倒让政策本身的连贯性和可靠性被削弱。 抢头条能带来短期曝光,可是外交不是拍短视频。 就说最近的加沙协议,特朗普高调宣布后,以色列政府却迟迟没有确认细节,外界一下子察觉到问题,协议的执行力和持续性都打了问号。 翻翻历史,去年拜登主导的以哈协议也是热热闹闹宣布,最后却不了了之。可见,外交政策不是靠谁“先喊”就能落地,真正管用的,还是后续的踏实执行。 这一套“抢功劳”的操作,最直接的后果是把盟友关系搞僵。美印贸易谈判原本有进展,结果特朗普上赶着抢镜头,反把印度惹恼了,合作进度一拖再拖。 反倒是巴基斯坦聪明,趁机捞了不少好处,穆尼尔访美待遇比预期高出一截。外媒评价说,这种“推特治国”的方式,让美国的盟友越来越缺乏安全感,信任度逐年下滑。 细看这些现象,表面是抢风头、争话筒,实则反映出美国外交正逐渐演变成个人品牌的秀场。鲁比奥的纸条,只是这一场大戏里的小插曲。 外交舞台本该强调合作和持续性,但如今却成了“谁能先发声”的比拼场地。 如果政策持续让位于个人宣传,国际社会对美国承诺的质疑只会越来越多。和平从来不是一场快闪活动,而是靠实打实的行动和持久的信任堆砌起来的。 鲁比奥的纸条闹剧,是美国表演政治的缩影。热闹背后,谁能真正把外交做实,才是世界合作的关键。 参考资料:外媒披露加沙协议公布细节:鲁比奥给特朗普递纸条 2025-10-09 11:40·参考消息
鲁比奥有急事要求清场,特朗普没有搭理他,急的他当众递上小纸条 要说最近的白宫,
飞天史说
2025-10-09 22:03:22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