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蒙古超级大铜矿拒绝中方,澳洲力拓欣喜接盘后,被接下来一幕整懵了! (信息

蒙图信众 2025-10-09 11:29:03

[太阳]蒙古超级大铜矿拒绝中方,澳洲力拓欣喜接盘后,被接下来一幕整懵了! (信息来源:腾讯网——蒙古国出售铜矿给澳大利亚,可附带的两个条件,为何都与中国有关?) 还记得2009 年澳大利亚力拓集团以 31 亿美元收购蒙古超级大铜矿时,整个矿业界都能感受到它的欣喜。 这座扎根蒙古南戈壁省、距中国边境仅 80 公里的矿山,藏着超 4500 万吨铜和 1800 吨黄金,经济价值足有千亿美元,说是 “地下宝库” 毫不夸张。 力拓满以为凭着自家的技术优势和全球销售网络,能稳稳掌控这座世界级矿山,可它没料到,接下来的十余年里,一连串现实重拳会把自己砸得彻底懵掉。 力拓的这份欣喜,藏着两个致命的误判。 他们太相信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可以绕开中国玩转全球市场;而且他们压根没看清蒙古 “第三邻国” 战略背后的政策雷区。 夹在中俄之间的蒙古,一直想靠西方势力平衡周边影响,签铜矿合同时特意加了苛刻条款:不准直接把原矿卖给中国,还得在蒙古境内建加工厂。 力拓对此毫不在意,觉得自家全球渠道够宽,消化产能不成问题,却忘了最关键的事实:蒙古 98% 的矿产都得靠中俄转运,而中国要吃掉全球 46% 的铜消费。 运输的难题最先给了力拓当头一棒。 不能直接对华出口,力拓只能硬着头皮绕道俄罗斯转运,每吨矿的运费一下涨了 300 美元,比走中国路线贵了近三倍。 更糟的是蒙古的基础设施实在落后,就算愿意花这笔冤枉钱,货物也常堵在边境,2015 年光运输延误就赔了 2.3 亿美元。 力拓曾想推动修条专用铁路,可蒙古政府和俄罗斯协调来协调去,直到 2025 年还没下文,矿山只能靠老旧公路和临时中转站凑合。 运输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好,电力供应又套上了新枷锁。 铜矿开采离不开稳定的大功率电力,可蒙古电网每年缺 400 兆瓦电,70% 的电力其实都靠中国内蒙古电网输送。 但蒙古政府打着 “资源主权” 的旗号,不准直接进口中国电力,硬生生逼着力拓砸 15 亿美元建了座 300 兆瓦发电厂。 没过多久,蒙古又以 “绿色转型” 为由,要求配套可再生能源设施,力拓只能再追加 7 亿美元。单电力这块的投入,就吞掉了初期投资的七成,本该用来挖矿的钱全打了水漂。 政策的反复无常更让力拓陷入绝境。 2018 年,蒙古政府以 “税务申报异常” 为由,要求力拓补缴 1.55 亿美元税款,这直接导致项目停工半年,价值 1.2 亿美元的掘进设备因闲置加速折旧。 2024 年蒙古修订《矿产法》,将铜矿列为 “战略资源”,规定政府可强制稀释外资股权至 34%,力拓为保住控制权,不仅掏了 1.39 亿美元和解金,还免了蒙古政府 24 亿美元债务,额外给了 50 亿美元无息贷款。 即便如此,蒙古又拿环保当借口停了工,直到力拓再交 70 亿美元保证金才放行。 最让力拓崩溃的是它费尽心机想躲开中国市场,却发现全球铜消费的核心根本绕不开。2024 年中国单从智利就买了 3186.4 万吨铜矿,从秘鲁买了 1786.5 万吨。 力拓没办法,只能通过这些国家的中间商转手卖给中国,每吨铜精矿的利润被压缩 120 美元。 再加上蒙古自己没能力加工矿石,力拓花 8 亿美元建的加工厂因为缺技术工人,产能利用率从来没超过 40%,最后还是得把初级产品变相送进中国的加工厂。 到 2025 年,力拓在这个项目上砸的钱已经超 144 亿美元,比最初预估的 51 亿美元翻了近三倍,即便现在地下矿产量创了新高,本钱还是没赚回来。 这背后是力拓对地缘政治和市场规律的双重无视。 蒙古既想靠西方制衡中国,又离不了中国的基础设施和市场,可它偏要设置各种障碍。力拓把这种战略矛盾当成了赚钱的机会,硬生生成了政策博弈的 “冤大头”。 如今它不得不主动找中国电力企业合作开发电动矿卡,盼着能借此敲开中国市场的大门。这份主动伸出的橄榄枝,和当年签下收购协议时那种掌控全局的意气风发,构成鲜明对照。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蒙图信众

蒙图信众

蒙图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