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男子婚礼途中,在某路口遇到一殡葬车队,当地风俗默认的是“红让白”,毕竟死者为大。就在双方僵持时,对方主动找到伴郎商量,最后协商白事方让步,先让伴郎拉开大红布挡住殡葬队伍,再让婚车先行离开。正常到这一步,男子应该主动出来行鞠躬礼,或放鞭炮以示感谢,可男子这边直接大咧咧的离开了。事情曝光后很快引起热议,网友:正常不都是上午出葬,下午接亲吗? 潇湘晨报十月七号报道了这则婚车在路口遇到殡葬车队后,后者主动让行的新闻,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时间退回来十月四号的上午,今天是小张(化名)大喜的日子,一列列披红挂彩婚车早已准备就绪,准备前往新娘的家中接亲。 就在小张沉浸在大婚的喜悦时,前面的丁字路口好巧不巧的来了一队送葬队伍,两方直接在路口堵住了,气氛一时变得有些微妙。 根据当地的风俗,遇到这种情况,默认的都是“红让白”,也就是婚车队伍主动让行。 送葬队伍的代表徐某和家人在路边等了一会,迟迟不见对方有挪车的意思,心里不免觉得有些奇怪。 徐某上前看了下周围的情况,发现领车的都是些年轻人,搞不好他们还真不懂这个习俗,便主动上前和对方商量。 小张的伴郎朋友出面协商,徐某表示可以让对方先行,毕竟婚姻对于这对新人,也是件头等大事。 简单商议后徐某让伴郎找到一些红布,将自己这边的送葬队伍完全挡住后,再让婚车依次通过,这样既吉利,又不互相影响。 在徐某的安排下,婚车陆续通过路口,就在徐某以为对方会按照习俗,派人来这边鞠躬行礼或放鞭炮以示感谢,可婚车这边直接全部走光了。 对此,徐某的家人颇有微词,觉得对方有些不识好歹,毕竟这样的行为确实太没有礼数了。 见状徐某拉住了家人,让他们不用去计较这些小事,反正也没耽误几分钟,不影响婆婆的入土为安。 随后,这些满载哀思的送葬队伍,也慢慢的消失在了街头。 事情被人发到网上后,很快引起了巨大争议。 有人表示,“红让白”这一管理传承了这么久,自然有它的道理,毕竟白事作为悲伤的一方,理应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支持。 也有人表示,在他们家乡会将接亲和出殡的时间故意错开,白事在上午,红事在下午,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更多的人表示还是要理性看待这种问题,毕竟每个对方的习俗可能天差地别,只要双方能达成一致,这样的结果才是最可取的。 那么,从法律角度,该如何认定这件事呢? 1、如何评价徐某一方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10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在一般的民事行为中,习俗虽具有相当程度的参考价值,但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和法律规定。徐某大度的礼让了婚车,虽没有遵守当地的习俗,但其行为体现了高度包容的价值观,完全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 2、如何评价小张一方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465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发生拥堵时,白事方主动让步,与小张一行达成了共识,这意味双方形成了口头的约定,只要约定不违法,也不违背公序良俗,双方就要履行各自的职责。 事后基于白事方的谅解和大度,完美的解决了这一小冲突。 此外,根据《民法典》第1165条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互不相让,最终导致冲突爆发,造成人员伤亡,过错的一方就要承担全部的侵权赔偿责任。 事情的最后,徐某也出面回应:尽管新人事后没有鞠躬行礼或放鞭炮,但结婚也是人家一辈子的头等大事,毕竟不知者无罪嘛,其胸怀令人敬佩! 那么,对于此事你是怎么看的呢?评论区见!
河南焦作,男子婚礼途中,在某路口遇到一殡葬车队,当地风俗默认的是“红让白”,毕竟
梅姐说法
2025-10-09 11:10:53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