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周总理来到毛主席的故居,看着最亲密战友昔日的住处,周总理开怀大笑。 说起1964年那件事,周恩来去韶山转了一圈,看了毛泽东的老家,照片上他笑得特别敞亮。这不是随便去串门那么简单,两人搭档干革命那会儿,关系铁得像一家人。韶山那地方,本来就是毛泽东的根,周恩来平时忙得脚不沾地,好不容易抽空去一趟,估计是想多了解点老战友的过去。4月16日那天,他刚从长沙那边陪刚果的穆西旺迪总理跟毛泽东谈完事,就直接南下韶山。刚果那边的会晤是中非关系的一步棋,周恩来作为外交头头,帮着稳住阵脚,顺道去故居走走。 要聊这个,得从头说起。周恩来和毛泽东的交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得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那时候红军长征,情况糟透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部队损失大半,博古和李德那套教条主义路线把人带沟里。1935年1月,遵义会议开在贵州那破庙似的房子里,大家坐下来扒拉教训。周恩来当时是红军总政委,他第一个站出来检讨自己,承认过去军事指挥上出了岔子,还力挺毛泽东的意见。会议上,周恩来提议扩大范围,让军团级干部都参加,好多拉开批判面。结果,会议否定了博古李德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里的领导位置。新成立的“三军团”——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负责军事指挥,从这儿开始,两人就并肩往前冲了。 1964年那趟韶山,周恩来去故居转悠,问讲解员毛泽东父母的出生和去世年月,说只查到农历,得搞清楚阳历。可见他下功夫,想把老战友的家底摸透。这年头,中苏关系闹僵,周恩来正忙着稳外交,1月访法,建交公报一签,法国听中国声音。4月去非洲,十国跑一圈,推“中国—非洲友好”,跟尼日利亚、几内亚谈合作,严谨得很,不带意识形态强压。韶山之行,就夹在这些国际事儿中间,算是小插曲,但透出两人私下那份默契。照片上周恩来笑成那样,估计是看到故居那些旧物件,勾起长征抗日的旧账,觉得踏实。 往后几年,两人继续并肩。1972年,周恩来身体出毛病,肺癌确诊,还硬扛着开会。1974年手术,裹毯子口述文件。1975年全国人大,他拄杖上台,读报告。1976年1月8日,北京医院,9点57分,周恩来走人,78岁。中共中央起草悼词,送毛泽东审。毛泽东卧床,听秘书张玉凤读,读到“毛泽东同志的战友”,他睁眼打断,说加“最亲密”三个字。张玉凤改了,重读,毛泽东点头,泪下来了。这改动,不是随便加的,足见周恩来在他心里的位置。追悼会1月15日人民大会堂开,毛泽东没去,躺着问会场情况,出席多少人。这就是老战友的模样,互相托底,干大事。历史往前推,中国人过上好日子,多亏他们那份坚持。
1964年,周总理来到毛主席的故居,看着最亲密战友昔日的住处,周总理开怀大笑。
恰似江楼月
2025-10-09 00:34:32
0
阅读:1849
Mxlszj
中共中央起草悼词,送毛泽东审。毛泽东卧床,听秘书张玉凤读,读到“毛泽东同志的战友”,他睁眼打断,说加“最亲密”三个字。张玉凤改了,重读,毛泽东点头,泪下来了。这改动,不是随便加的,足见周恩来在他心里的位置。追悼会1月15日人民大会堂开,毛泽东没去,躺着问会场情况,出席多少人。这就是老战友的模样,互相托底,干大事。历史往前推,中国人过上好日子,多亏毛主席周总理他们那份坚持。